囊虫病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2.7W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淋巴细胞增多、癫痫、共济失调、结节、瘫痪、大便不调、昏迷、神志异常、失明、失语、视力下降、视力障碍、视物变形、头昏、小便不调、眼前黑影、意识障碍。

治法

1.病原治疗实验与临床研究结果证明吡喹酮和阿苯达唑是抗囊尾蚴的主要药物,适用于活动期与部分退化死亡期的囊尾蚴,临床治疗皮下肌肉型和脑囊尾蚴病均有较好效果,非活动期及部分蜕变囊尾蚴则无需抗虫治疗。吡喹酮以杀虫作用为主,药效快,疗程短,但副作用大。阿苯达唑以影响虫体的正常代谢为主,药效缓和,疗程略长,副作用较小。甲氧哒唑对猪囊尾蚴的实验治疗表明,其疗效明显优于吡喹酮和阿苯达唑,且未见明显的副作用。可能是治疗囊尾蚴病最有前途的药物,尚待扩大临床验证。 2.对症治疗对颅内压增高者,可先给予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加用地塞米松连续3天,再开始病原治疗。发生癫痫、过敏反应应作相应处理。 3.手术治疗眼内囊尾蚴病以手术摘除为宜。如用吡喹酮治疗,虫体杀死后可引起炎症反应,加重视力障碍或失明。脑内囊尾蚴病,尤其是第三与第四脑室内囊尾蚴多为单个,亦可采用手术除之。

临床表现

临床以皮下触及痰核包囊,痫病时作,视力障碍,检查发现囊虫等为特征,多见于小儿的寄生虫病。

检查

1.血液及脑脊液检查外周血象可见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高,脑脊液有嗜酸性粒细胞与异常淋巴细胞有参考价值。 2.囊虫补体结合试验阳性。目前已很少应用。 3.粪便检查粪中发现节片或虫卵者有诊断意义。 4.腰穿颅压可增高,脑脊液细胞计数、蛋白含量均可增高。 5.影像学检查 包括X线,B超,CT和MRI检查和脑室造影,尤其后两种对脑囊尾蚴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CT可确诊大部分脑囊尾蚴病的活动期,非活动期和混杂期,诊断钙化型优于MRI。CT可显示活动期与蜕变死亡期的各种类型。但其分辨力不及MRI,若囊尾蚴头节显影不满意,不能对活动期或蜕变死亡期做出明确的病期诊断,而盲目投药会诱发脑水肿,颅内高压或休克,而MRI可将脑囊尾蚴病分为四期:活动期,蜕变死亡期,非活动期和混杂期。MRI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6.免疫学检查 (1)抗体检查用猪囊尾蚴液纯化后作抗原与患者血清或脑脊液做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检测特异性 IgG抗体具有较高特异性与敏感性,对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均有实用价值,但 ELISA试验存在假阳性与假阴性,并与包虫病有交叉反应。 (2)单克隆抗体(Mc Ab)法检测囊尾蚴循环抗原诊断脑囊虫病。

None

小儿囊虫病

病因

因进食半生半熟带绦虫卵的猪肉,绦虫卵在人体内发育成幼虫,与痰浊相搏,寄生于人体肌肤、脑、眼等处所致。

疾病预后

囊虫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人兽共患性寄生虫病。其分布在中国27个省(市、自治区),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区发病率较高,全国约有200万-300万囊虫病患者。囊虫病是猪肉绦虫的幼虫寄生人体各组织如脑、眼睛等所引起的疾病。侵犯脑部最常见,其他可寄生于皮下组织、肌肉及眼部等。绦虫病患者是惟一传染源,青壮年发病率高。囊尾蚴的寿命可长达十数年,因此要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