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菌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2.9W

小结

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咽梗、蕈状、喉痛、口气臭、声嘶、失声、痰中带血、吞咽困难。

治法

喉菌病者,属邪实正虚之证,应以"祛瘀化痰、解毒散结、健脾益气、补血培元"为治疗之大法。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咽喉疼痛,声嘶,或喉部有异物堵塞感。咽喉肌膜色红,喉部肿块如菜花状,表面有污秽腐物,颈部或有恶核。可兼有咳嗽痰稠或痰中带血,心烦失眠,口臭口苦,咽干,大便秘结,小便赤少。舌红或绛,舌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数。

检查

1.病史多有嗜烟酒或不洁气体吸入史、长期咽喉不适、反复咽痛或声嘶病史。 2.临床表现主要为声嘶,甚至失声,可伴咽喉异物感或疼痛、咳痰带血、口气恶臭、吞咽困难等,晚期可出现呼吸困难致喉阻塞及恶病质等危重症。 3.局部检查喉部声带、喉室、披裂、会厌、梨状窝等处可见结节状或菜花样肿物(彩图18),或表面溃烂,有污秽分泌物附着,常致声门狭窄。晚期则声带固定,喉摩擦音消失,颈部或有恶核。 4.其他检查 喉镜、CT及MRI等检查可显示肿瘤大小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本病诊断。病理检查可确诊。

病因

喉菌是由喉部气血痰浊火毒凝结而成,与邪毒外犯、情志不遂、饮食所伤、不良嗜好及年老体虚等因素有关。 1.肺胃热盛,火毒困结长期过食辛辣炙煿或肺经素有郁热,复感邪毒;或老年元气虚弱,肾精亏损,又为邪毒所犯,内外邪毒蕴结肺胃,循经上壅咽喉,渐渐积聚而成癌肿。 2.肝气郁结,气血凝聚情志不遂,悲怒伤肝,肝伤则疏泄失常,气机失宣;肝藏血,肝气失调,则气血滞留;或肝木乘脾则脾失健运,湿聚成痰,以致气血痰浊交结成块。若郁久化火,火毒结聚,灼伤肌膜脉络,则致肿块溃破腐烂。 3.脾失健运,痰浊结聚长期过食发霉腐败有毒物品,脾胃受伤,运化失健,水湿内停,痰浊内生,阻滞脉络,久则气血凝聚,痰浊困结,积结而成肿块。 喉菌后期,患者气血渐衰,如树木失于荣华,枝枯皮焦,最后元气耗尽而死亡。

备注

喉菌是指由于火毒、痰浊、瘀热困结喉部,所致的以声嘶、喉部形成如菌样肿块为主要特征的恶性喉病,临床常伴有喉内异物感或疼痛、咯痰带血、口气恶臭、颈部恶核、吞咽梗阻等症状。本病属邪实正虚,常因肿物发展,堵塞声门,引起喉风等而危及生命,或因晚期气血津液衰败而死亡。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