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下病推拿法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8K

小结

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带下量多、带下量少、带下病、宫颈炎、内分泌失调、盆腔炎、阴道炎。

带下病(Morbid Vaginal Disease)是以带下量明显增多或减少,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有全身、局部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妇科常见病证。正常带下是一种无色、质黏、无臭液体,其量不多。妇女在排卵期、经间期、月经前后及妊娠期带下量稍有增多,无其他不适者,均属正常现象。现代医学的各类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内分泌功能失调(尤其是雌激素水平偏高)等疾病引起的阴道分泌物异常与中医学带下过多的临床表现相类似时,可参考本节辨证施术。

1.治法:化湿止带。 2.手法:摩法、一指禅推法、按法、揉法、擦法。 3.取穴与部位:带脉、中脘、气海、关元、中极、子宫、神阙、丰隆、血海、三阴交、白环俞、腹部、督脉、背部膀胱经。 4.操作: (1)腹部操作 患者仰卧,医者站其体侧,顺时针摩腹约5分钟,以腹部透热为度;然后用一指禅推法、按揉法在带脉、中脘、气海、关元、中极、子宫穴施术,每穴1分钟;最后掌揉神阙穴约2分钟,以透热为度。 (2)下肢部操作 患者仰卧,医者用一指禅推法、按揉法在丰隆、血海、三阴交穴施术,每穴约1分钟。 (3)背部操作 患者俯卧,医者站其体侧,按揉白环俞2分钟,用小鱼际擦督脉和背部膀胱经,以透热为度。

来源

正常带下依赖于肾气充盛、脾气健运,由任脉、带脉所约束。带下病系湿邪为患,而脾肾功能失常又是发病的内在条件。病位主要在前阴、胞宫。任脉损伤,带脉失约是带下病的基本病机。其主要病机分述如下: 1.脾虚 素体脾虚,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或忧思气结,损伤脾气,运化失职,津液不布,聚而成湿,流注下焦,损伤任、带二脉而致带下。 2.肾虚 平素肾气不足,下元亏虚,或房劳、多产,伤及肾气,封藏失职,阴液滑脱而下;或年高体衰,肾阴亏损,阴虚火旺,任、带二脉不固而致带下。 3.湿热 经行产后,胞脉空虚,或湿热内侵,或久居湿地、涉水淋浴、手术损伤,致湿邪乘虚而入,蕴而化热,或脾虚湿盛,郁久化热,或情志不畅,肝郁化火,肝热脾湿,湿热互结,流注下焦,损及任带,约固无力,而致带下病。

临床应用

1.结合现代医学,查明原因,综合治疗。 2.推拿对带下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同时配合药物治疗。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