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邪阻络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0W

小结

本证症候要素见:寒邪、络脉证、阻遏、弦紧脉、寒证、关节冷痛、苔白、喜温、形寒、肢冷。

治法

散寒通络,祛风除湿。

临床表现

肢体关节疼痛,痛势较剧,部位固定,遇寒则痛甚,得热则痛缓,关节屈樱应壳伸不利,局部皮肤或有寒冷感。舌质淡,舌苔薄白誉乃埋枣,脉弦紧。

病因

感受风寒湿邪:久居潮湿之地、严寒冻伤、贪凉露宿、拜辣旋睡卧当风、暴雨浇淋、水中作业或汗出入水等,寒湿邪气注于肌腠经络,滞留于关节筋骨,导致气血痹阻。

疾病预后

一般病程短,全身状况好者,预后良好;痹病反复不已,全身状况差者,治疗较难;若关节变形,肌肉萎缩,或伴见心悸、浮肿等脏腑痹症状者,多预后不良。

预防

预防方面,锻炼身体,增强机体御邪能力;创造条件,改善阴冷潮湿等不良的工作、生活蒸您辩环境,避免外邪入侵;一旦受寒、冒雨等应及时治疗,如服用姜汤、午时茶等以祛邪等措施都有助于预防痹病的发生。 病后调摄护理方面,更需做好防寒保暖等预防工作;应保护病变肢体,提防跌扑等以免受伤;视病情适当对患处进行热熨、冷敷等,可配合针灸、推拿等进行治疗她船阀验;鼓励和帮助患者对病变肢体进行功能锻炼,有助痹病康复。

备注

寒湿阻络证,中医病证名。是指寒湿之邪阻滞经络,以肢体或患处沉重冷痛、麻木,或肿胀,畏冷肢凉,苔白滑等为常见症的证候。本证常见于痹症。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