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溶血性弧菌肠炎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2.7W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白细胞增多、红细胞增多、肠炎、海渔、便黄、便血、恶心、发热、腹不适、腹痛、腹泻、肌肉痉挛、急暴、脓血便、呕吐、脐腹痛、声嘶、水样便、脱水、畏寒、意识障碍、周身不适。

治法

1、支持及对症治疗脱不者需输入生理盐水及葡萄盐水,或口服补液盐,以纠正失水。血压下降者,除被补充知容量,纠正酸中毒等外,可酌用血管活性药。 2、药物治疗轻者患者可不用抗菌药物,较重者可给复方新诺明或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诺氟沙星等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临床表现

本病病程自1-6日不等,可自限,一般恢复较快。潜伏期一般为6-20h,最短1-3h,最长可达96h。起病急骤,先以畏寒、发热、全身不适、腹部不适开始,随之出现上腹部、脐周阵发性绞痛,并伴有恶心、呕吐和腹泻。大便每天数次至20余次不等,大便以黄色水样便较多,少数为血水样便,极少数呈现脓血便,但很少有里急后重感。严重腹泻可导致脱水,循环衰竭,伴声音嘶哑和肌肉痉挛,甚至出现神志意识障碍。儿童患者多以高热起病,体温多在38-40℃,中毒症状显著,肠道症状较成人轻。本病病程3-5天,除个别老弱患者可引起死亡外,一般预后良好。国外报道,本病临床表现除典型胃肠炎型外,尚有痢疾型、中毒性休克型,慢性肠炎型。根据发病季节、食海制品史、集体发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腹部压痛、血压下降以及水样或血水样便、脓血黏液便等,可作出初步诊断,如从可疑食品、粪便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即可确诊。

检查

1、血象:发病初期,白细胞总数增高,多在(10-20)×109/升,分类中性粒细胞80%以上。 2、粪便镜检:可见白细胞或脓细胞,常伴有红细胞,易被误诊为菌痢。粪便培养可检出副溶血弧菌,绝大多数迅速转阴,仅少数持续阳性2-4天。 3、细菌培养:发病1-2天,粪便培养阳性率高,2天后阳性率减低。可疑食物,如海产品、腌渍品等细菌培养,有时亦能分离出细菌。用 VITEK-AMS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进行腹泻患者粪便细菌分析鉴定,可准确迅速诊断。 4、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副溶血性弧菌 DNA该技术简便、快速、特异、灵敏度高。 5、血清凝集试验:患病初期血清凝集效价较高,此后大多很快转为阴性。如效价达到1∶80-1∶160,可诊断本病。在恢复期,检测耐热溶血素抗体,滴度常明显升高到1∶80-1∶160。

病因

副溶血弧菌又称肠炎弧菌,属于弧菌属,是一种常见的病原菌。肠炎弧菌是一种嗜盐性的革兰氏阴性菌,主要的栖息地在海水中。如果食用了遭此菌污染的海鲜,会引发食物中毒。在台湾、日本及东南亚,每年都有相当多的病患因食用被肠炎弧菌污染的海鲜而发生食物中毒,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菌之一,所以副溶血孤菌肠炎的主要表现就是是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