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痈
小结
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臀股、痈、红赤、恶寒发热、骨节酸痛、溃脓、纳差、皮肤红肿、疼痛、头痛、行步困难、运动障碍、肿胀、壮热。
治法
辩证论治 辨证要点 本病辨证,应以辨实证、虚证为主。臀部红肿热痛,或湿烂溃脓,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为实证;溃后腐肉大块脱落,疮口较深,形成空腔,收口缓慢,面色萎黄,神疲乏力为虚证。治疗原则 本病多由感受湿热火毒之邪、痰湿之邪内生所致,以化湿和营为基本治疗原则 湿热蕴结证宜清热解毒,和营化湿;痰湿凝滞证宜和营活血,利湿化痰;气血两虚宜调补气血。 证治分类 1、湿火蕴结证 证候:臀部红肿热痛,或湿烂溃脓;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纳食欠佳;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解毒,和营化湿。 方药: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常用药:黄芩、黄连、黄柏、栀子、金银花、当归、芍药、乳香、没药、陈皮、皂角刺、穿山甲、防风、白芷、贝母、天花粉、甘草。 2、湿痰凝滞证 证候:漫肿不红,结块坚实,进展缓慢;一般无全身症状;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缓。 治法:和营活血,利湿化痰。 方药:仙方活命饮加桃仁、红花、泽兰、浙贝母、天南星等。 常用药:金银花、当归、芍药、乳香、没药、陈皮、皂角刺、穿山甲、防风、白芷、贝母、天花粉、甘草、桃仁、红花、泽兰、浙贝母、天南星。 3、气血两虚证 证候:溃后腐肉大块脱落,疮口较深,形成空腔,收口缓慢;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纳谷不香;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调补气血。 方药:八珍汤加减。 常用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生地、白芍、川芎、生黄芪、金银花。 其他疗法 外治法1、初期肿块红热明显者,用温开水或麻油调玉露膏外敷,红热不显者,用如意金黄膏或冲和膏外敷;若肿块硬痛甚者,可用隔蒜灸法,每日1次。 2、成脓应适时切开排脓。若皮肤湿烂色褐,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分界明显时,应及时清除腐肉;痈肿部位较深,则应切至深部脓腔,保持排脓通畅。 3、溃后先用八二丹、红油膏外敷;脓腔深者,加用药线引流;腐脱新生,渗出黄稠脂水时,改用生肌散、生肌白玉膏盖贴。若疮口有空腔而不易愈合,可加用垫棉法加压固定。
临床表现
临床以生于臀部肌肉丰厚处,位置深、范围大、来势急、易腐溃、收敛慢等为特征的发病。
检查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初起臀部一侧红肿热痛,患肢步行困难,红肿以中心最为明显,而四周较淡,边缘不清。红肿逐渐扩大而有硬结,数天后皮肤湿烂,随即变成黑色腐溃,或中软不溃;溃后一般脓出黄稠,但有的伴有大块腐肉脱落,以致疮口深大,收口较慢。初起即伴恶寒、发热、头痛、骨节酸痛、胃纳不佳等全身症状,待脓出腐肉脱落后,才逐渐减退。部分臀痈患处红热不显,而硬块坚巨,有疼痛与压痛,患肢步行不便,进展较为缓慢,全身症状也不明显。一般经过治疗后,多半能自行消退。鉴别诊断1、有头疽初起有粟粒样脓头,痒痛并作,溃烂时状如蜂窝。 2、流注漫肿疼痛,皮色如常,不局限于臀部一处,有此处未愈他处又起的特征。
病因
因膀胱经湿热火毒蕴结,或因肌肉注射染毒所致。
疾病预后
是发生在臀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特点是病位较一般痈深,范围也大,采势急骤,容易腐溃。俗名"针毒结块",相当于西医的臀部蜂窝组织炎。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