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1W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痴呆、呼吸衰竭、谵妄、抽搐、恶心、耳聋、发热、烦躁、高热、昏迷、狂躁、呕恶、身颤、失明、失语、嗜睡、听力下降、头昏、头痛、吞咽困难、项强。

治法

(一)邪犯卫气 治法:辛凉解表,清暑化湿。 (二)邪炽气营 治法:清气凉营,泻火涤痰。 (三)邪入营血 治法:凉血清心,增液潜阳。 恢复期、后遗症期 (一)阴虚内热 治法:养阴清热。 (二)营卫不和 治法:调和营卫。 (三)痰蒙清窍 治法:豁痰开窍。 (四)痰火内扰 治法:涤痰泻火 (五)气虚血瘀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六)风邪留络 治法:搜风通络,养血舒筋。

临床表现

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在7-9月的盛夏时节。10岁以下小儿容易发生,以2-6岁儿童发病率高。本病发病急骤,传变迅速,在病程中容易出现内闭外脱、呼吸障碍危象,急需抢救。 (一)邪犯卫气 证候:突然发热,微恶风寒(卫分),或但热不寒,头痛不舒,颈项强硬,无汗或少汗,口渴引饮,常伴恶心呕吐,或见抽搐,神烦不安(气分)或嗜睡,舌质偏红,舌苔薄白或黄,脉象浮数或洪数。 (二)邪炽气营 证候:壮热不退,头痛剧烈,呕吐频繁,口渴引饮,颈项强直,烦躁不安,或神昏谵语,四肢抽搐,喉间痰鸣,呼吸不利,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脉数有力。 (三)邪入营血 证候:热势起伏不退,朝轻暮重,神识昏迷,两目上视,口噤项强,反复抽搐,四肢厥冷,胸腹灼热,二便失禁,或见吐衄,皮肤斑疹,整理舌质紫绛少津,舌苔薄,脉沉细数。 恢复期、后遗症期 (一)阴虚内热 证候:低热不退,或呈不规则发热,两颧潮红,手足心灼热,虚烦不宁,时有惊惕,咽干口渴,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质红绛,舌苔光剥,脉象细数。 (二)营卫不和 证候:身热时高时低,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多汗出而不温,四肢发凉,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质胖嫩,舌淡苔白,脉象细数无力。 (三)痰蒙清窍 证候:神识不清,或见痴呆,语言不利,或见失语,吞咽困难,口角流涎,喉间痰鸣,舌质胖嫩,舌苔厚腻,脉象濡滑。 (四)痰火内扰 证候:嚎叫哭吵,狂躁不宁,手足躁动,或虚烦不眠,神识不清,咽喉干燥,口渴欲饮,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脉数有力。 (五)气虚血瘀 证候:面色萎黄,肢体不用,僵硬强直,或震颤抖动,肌肉萎软无力,神疲倦怠,容易出汗,舌质偏淡,舌苔薄白,脉象细弱。 (六)风邪留络 证候:肢体强直瘫痪,关节僵硬,或有角弓反张,或有癫痫发作,舌苔薄白,脉细弦。

病因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乙型脑炎)是感受流行性乙型脑炎时邪(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以高热、昏迷、抽搐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小儿急性传染性疾病。属于中医学小儿暑温范畴。

预防

1.搞好环境卫生,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切断传染途径。 2.控制传染源,做好疫情报告,对病人应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早期隔离(一般需隔离至体温正常)。 3.及时进行乙型脑炎灭活疫苗的预防接种。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