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体温症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严重低温症、步态异常、低体温、肌强、皮肤发白、神志不清、体温降低、瞳神散大、言语不清、运动障碍、战栗、震颤。
治法
判断低体温症的症状。立即求救,同时正确自救: 1.确保病人身体是干燥的。一定要脱掉湿的内衣。 2.降低热散失。方法有,换干的衣服,多加外衣,避风所。 3.食物和饮料。最好是温热含糖的饮料,不可以有酒精,咖啡因和尼古丁。 4.外部取热。烤火,在睡袋中与一个健康人相拥。 5.安置温热水袋在伤者腋窝和腿之间。 6.不可以直接加热.7.不可以按摩或摩擦病人的身体.8.不可以尝试使手臂与腿变暖,那会使冷的血流回心肺和脑部,导致核心体温进一步下降,这是致命的。 9.病人如果身体是冰冷的,那一定还没有死亡。 10.准备做长达几个小时的人工呼吸。 11.医院专业救治。世界著名的 MAYOCLINIC关于hypothermia的官方文章。" Ahypothermiavictimisnevercoldanddead,onlywarmanddead."-"低体温症病人在冰冷时一定还没有死,死亡时身体变暖和。"这句话来自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关于hypothermia的官方文章,第8页右边倒数第13行。"staydry=stayalive!"-"保持干燥才能保命"。最重要的第一步是换上干燥的内衣。因为停止运动后,如果颤抖也停了,那病人自身不再产生热量。那时穿着运动后湿的内衣会严重降温。至少要脱掉湿的内衣或塞进一件干的衣服或毛巾到贴身处。还有这些与常理相悖的现象:冷得抑制不住颤抖,但低体温症病人后来停止颤抖,此时已进入非常危险状态韩连日出现严寒天气釜山两男子因低体温症身亡。
临床表现
按逐渐加重的顺序为: 1.控制不住的颤抖。 2.无法完成复杂的动作,特别是手不听使唤,步伐不稳。手指敏捷度下降60%左右,握力下降30%左右。 3.神志不清,言语含糊。 4.剧烈颤抖。 5.不合常理的举动,例如,脱掉外衣而不知道其实很冷。 6.停止颤抖。此时进入非常危险状态。 7.皮肤发白,变青。 8.瞳孔放大。 9.心跳和呼吸剧减。 10.肌肉发硬。 11.在32℃时身体进入"冬眠"状态(Hibernation),关闭手臂和腿部的血流,急剧降低心跳和呼吸频率。 12.在30℃时身体进入新陈代谢几乎停止的"冰人"状态(Metabolicicebox),看似死亡了,但仍然是活的。
病因
"低体温症"发病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有些人体内产热少,体温调节功能差,在寒冷环境中从皮肤丢失的热量多,不能使体温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特别是老年人和婴儿,对温度的变化不那么敏感,有时即使室温相当低,也可能感觉不到,因而保温防护能力差。当体温下降到35℃以下时,就会发生"低体温症"。严重的"低体温症"常有意识障碍、颈项强直、血压下降、心动过缓或心律不齐。有人统计,60岁以上的老人在气候特别寒冷的冬季,死亡率要比一般冬季高60%,其中"低体温症"是一个重要因素。预防低体温症,要有温暖的居室、柔软御寒的床铺和衣服。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