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背部纤维组织炎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颈背、纤维组织炎、恶心、耳鸣、颈肩痛、拘急、视力模糊、视力障碍、酸胀、眩晕、压痛。
治法
1.基本原则 (1)以非手术疗法为主。 (2)针对病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结合。 (3)加强科普教育,使患者认识本病的规律,以配合治疗。 2.非手术疗法 (1)消除病因即设法改善生活、工作及学习的基本条件,注意防潮、保温,避免引起颈背部慢性劳损的体位。对野外工作者应给予医学保健指导。 (2)理疗可根据病情选用各种物理疗法,以促进局部的纤维性炎症逆转或消退。 (3)封闭疗法用于痛点封闭。以普鲁卡因局部封闭,亦可加入氢化可的松注射。 (4)中药外敷以风寒砂(加醋)敷患处,使用过程中防止烫伤。 (5)针灸疗法除阿是穴外,可加用曲池、合谷、肾俞等穴位。耳针不宜选用,因一旦感染,后果严重。 3.手术疗法 (1)局部(小刀口)松解术对有明确压痛点、疑有末梢神经卡压者,可行局部(小刀口)松解术。 (2)脂肪摘除或筋膜松解术对有局部脂肪脱垂症者可行手术探查及脂肪摘除或筋膜松解术。
临床表现
1.弥漫性疼痛 颈背部(有时包括胸背部)弥漫性疼痛,以双肩内侧及颈胸交界处为明显。其特点是晨起时剧痛,活动数分钟或半小时后即缓解,但至傍晚时似乎因活动过多而疼痛复又出现,且休息后又好转。 2.多有诱发因素 发病多有明确的诱发因素。其中以受凉、受潮及过累为多见,且其既往病史中多有类似情况。 3.点状压痛及皮下结节 明确指出其痛点(一点或数点),压之,除局部疼痛外,尚可沿该痛点处所分布的神经纤维末梢传导,反射性地出现该处邻近部位痛感。皮肤较薄者,尚可在痛点处深部触及结节样硬块,大小多在5mm×5mm以下,有时亦可触及直径1cm左右的"脂肪瘤"样结节(多伴有放射痛)。 4.双上肢活动受牵感 当向上或向前抬举上肢时,患者有受牵拉的僵硬感。尤以寒冷季节为明显。
检查
1. X线平片 可显示颈椎生理曲线消失,尤其是在发作期,但无其他特异性所见。 2.实验室检查 临床上主要检测红细胞沉降率、抗链球菌溶血素" O"及类风湿性因子等,阳性结果表明其病因属风湿性或类风湿病变;阴性结果则用于其他类型的诊断。
病因
纤维织炎的病因不明。目前认为与免疫机制、血管炎症、受寒和创伤等因素有关。
备注
除慢性外伤性因素外,凡因某种原因(寒冷、潮湿、慢性劳损等)致颈背部筋膜及肌组织出现水肿、渗出及纤维性变,并伴有一系列临床症状者称为颈背筋膜纤维织炎。此种不易被重视的疾患在我国东北、西北及华北等寒冷地区及沿海气候潮湿地区较为多见,尤其是在长期野外作业的各类人员。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