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滞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2.7W

小结

本证症候要素有:郁证、沉脉、沉弦脉、迟脉、促脉、结脉、牢脉、偏湿、偏燥、偏滞、涩脉、舌芒刺、舌紫黯、苔燥、弦脉、左关革、寸实、关实、凝滞、气滞、实证、燥证、滞证、气血不畅、便秘、痛经、胃痛、嗳呃、嗳气、憋闷、肠鸣、窜痛、烦躁、腹痛、腹胀、固定痛、瘕块、绞痛、经前痛、经色紫黯、经血夹块、拒按、口干、口苦、脉沉短、脉沉无力、脉沉有力、脉迟有力、脉促有力、脉滑短、脉涩有力、脉弦有力、脉有力、痞闷、痞胀、情绪不稳、情志不畅、舌暗、舌青、舌青紫、舌紫、神乱、矢气、苔白、苔薄白、疼痛、桶状胸、胁痛、胁胀、胸闷、胸痞、胸痛、胸胀、腰痛、易怒、忧悲、远血便、掌红、胀满、胀闷、胀痛。

治法

气滞(证)论治主症:胀闷疼痛。副症:头胀痛,眩晕,面部时时发热,眉棱骨痛,精神抑郁,胃脘、腹部胀痛,常连两胁,按之痛减,嗳气频繁,或嘈杂吐酸,或疝瘕,或腹部胀满中空无物,或大便不爽欲便不得,或肠鸣腹泻,泄后痛缓,随后又作,恼怒加甚,胸中气滞,攻冲作痛,游走不定,呼吸牵掣作痛,俯仰转侧不利,或心前区憋闷、绞痛,重则牵及肩臂内侧,气窒呼吸不畅,腰痛胀满,连及腹胁,似有气走注,忽聚忽散,不能久立行远,或遍身疼痛,游走不定,妇女经前或经行时腹部胀甚于痛,或兼胸乳等处胀闷不舒,经行涩滞不畅,或经行后期,或者经闭。舌脉:舌色正常或稍暗,苔白或黄,脉沉弦、涩、或结代。治疗法则:行气疏滞。代表方剂:香苏散、四磨汤、木香调气饮、乌药散、加味乌药散、逍遥散。

临床表现

泛指因各种原因导致气机郁滞,内生或兼夹湿、痰、热、火、瘀浊等邪,影响经络、脏腑、官窍功能等所引起的一类证候。

None

气郁证、气结证、气机郁结证

疾病预后

气滞的病理表现有多个方面:气滞于某一经络或局部,可出现相应部位的胀满、疼痛。气滞则血行不利,津液输布不畅,故气滞甚者可引起血瘀、津停,形成瘀血、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由于肝升肺降、脾升胃降,在调整全身气机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故脏腑气滞以肺、肝、脾胃为多见。肺气壅塞,见胸闷、咳喘;肝郁气滞,见情志不畅、胁肋或少腹胀痛;脾胃气滞,见脘腹胀痛,休作有时,大便秘结等。气滞的表现虽然各不一样,但共同的特点不外闷、胀、疼痛。因气虚而滞者,一般在闷、胀、痛方面不如实证明显,并兼见相应的气虚征象。

备注

气滞指脏腑、经络之气阻滞不畅。可因饮食邪气或七情郁结而致;亦可因体弱气虚不运而引起。随所滞之脏腑经络而出现不同症状。气滞于脾则胃纳减少,胀满疼痛,气滞于肝则肝气横逆,胁痛易怒,气滞于肺则肺气不清,痰多喘咳。气滞于经络则该经所过之部位疼痛或运动障碍,或出现与该经有关之症状。气为血帅,气滞过甚则可引起血瘀。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