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动病
小结
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淡漠、恶心、乏力、紧张、冷汗、流涎、面苍白、目眩、呕吐、疲倦、嗜睡、头痛、头晕、心慌、胸闷、咽喉不利、晕动。
治法
晕动病治疗目前以脱离致病的运动环境和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组胺药、抗胆碱能药、钙通道阻滞剂、多巴胺受体拮抗药等。急性期治疗当患者出现严重的头晕、恶心、呕吐、出冷汗等情况时,应及时脱离导致疾病发生的运动环境,如下车,找个通风良好的地方平卧休息,如症状持续无法缓解应及时就医。一般治疗当患者发生晕动病的症状时,可以做一些事情缓解症状,例如:停止看书、看手机等行为,专注于看地平线或远处的静止物体。尽量靠在座椅靠背上,保持头部不动,如果情况允许平卧闭眼最佳。保持空气流通。调整位置:询问是否允许换个位置。如乘船时,在船前或中间靠近水位的地方,乘飞机,在机翼的前缘上,乘坐火车,在前部靠近窗户的位置朝前坐,乘汽车,开车或坐在前排乘客的座位上。如果症状始终不缓解,考虑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以下治疗方案和药物建议由医生综合评估后、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组胺药常用药物有:茶苯海明片、苯海拉明、异丙嗪、氯苯那敏等。苯海拉明有较强的抗晕镇吐作用,一般在旅行前1-2小时服用防治晕动病。持续时间短,约4-6小时,不适合用于长途旅行。茶苯海明是苯海拉明与氨茶碱多的复合剂,是目前最常用的抗晕药,可维持8小时的作用时间。异丙嗪作用时间约6-12小时,在服药后1-2天内服药者出现明显的困倦感、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嗜睡、视物模糊、口干,老年人可能有意识模糊和尿潴留。抗胆碱能药常用药物有:东莨菪碱。用于防止晕动病所致的恶心、呕吐反应。该药通过贴于耳后进行给药,需在乘车前6-8小时开始贴用,作用时间长达3天。不良反应有嗜睡、视觉模糊、口干、注意力不集中等,不利于正在进行军事作业人员的工作。钙通道阻滞剂常用药物有:桂利嗪。是一种较安全的抗晕药,较少发生中枢不良反应,如嗜睡等。桂利嗪可增强脑血液供应,提高对前庭刺激的耐受能力。多巴胺受体拮抗药常用药物有:多潘立酮。可促进胃肠排空,降低呕吐中枢的神经活动,抑制恶心、呕吐。本药不易引起锥体外系等神经、精神不良反应,常见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手术治疗一些患者情况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工作者,医生会根据情况可能选择前庭神经切断术等手术治疗。中医治疗中医多将晕动病归为"眩晕"的范畴,为胃气上逆,多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中药治疗目前小半夏汤、藿香正气液常用于晕动症的治疗。研究表明,生姜是减轻晕动病的"最理想的"天然药物之一,能减轻绝大部分的患者的头晕、恶心,呕吐症状,可持续4小时,防治晕船的效果极佳,无不良反应。针灸治疗常取百会、四神聪、内关、足三里、合谷等以健脾醒脑。目前有专家学者研究证实在乘交通工具前或乘坐时按揉板门穴可预防晕车。其他治疗一些研究认为在乘坐交通工具中,可通过在太阳穴或风池穴涂抹风油精来防治头晕等症状的发生。
临床表现
临床以乘坐舟车时突感脘腹不适,面色苍白,眩晕,恶心、呕吐,减速或停止运动后症状可减轻或消失等为特征的眩晕病。
检查
就诊时医生可能会问如下问题:都有哪些不适症状。常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什么情况下不适症状会缓解或好转。以前有过类似的症状吗。晕动病本身是一个急性病程,往往在停止乘坐交通工具后症状会减轻或消失。医生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既往病史,结合其他相关检查结果综合诊断。医生查体医生会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特别是耳部、鼻腔等部位,排除是否存在局部感染的情况。实验室检查本病无特殊的实验室检查来协助诊断,但如需与其他导致恶心呕吐疾病进行鉴别时需要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行CT、磁共振成像(MRI)、心电图等以鉴别诊断晕动症及其他引起头晕、呕吐等症状的疾病。特殊检查前庭功能检查:包括直立倾倒试验、原地踏步试验、扭颈试验、冷热试验、位置性眼震试验、眼震电图检查、平衡姿势图等。用以进一步了解患者的前庭功能,有益于医生对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掌握,指导治疗。
None
注车、注船
病因
因情志不畅,或饥饱失常,或禀赋偏弱,气机不调,加之乘坐舟车或运动颠簸,致使气血逆乱,痰浊上犯清空所致。
疾病预后
晕动病(Motionsickness),也称为运动病,即指人们平日常说的"晕车、晕船、晕机"等,包括在微重力条件下发生的宇航病等,由多种因素导致人体对运动状态错误感知的一系列生理反应。常见于乘坐交通工具时,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面色苍白、出冷汗等,通常症状在停止乘坐之后可缓解,不构成生命威胁。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