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病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0W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真菌感染、白细胞增多、癣、白膜、腹痛、高热、咳嗽、溃烂、瘙痒、周身不适。

治法

(一)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粘膜感染(鹅口疮)可用制霉菌素100万u研成粉末,加甘油少许调成糊状,涂在口腔粘膜上。全身性白色念珠菌感染可用米康唑200-600mg静脉滴注,每8h一次,亦可用两性霉素 B。 (二)隐球菌脑膜炎由于脑病引起的病死率很高,降颅压就很重要,个别病人在作诊断性腰椎穿刺前最好先用20%甘露醇250ml0.5h内静滴完毕,颅压高的患者可每隔4-6h用一次甘露醇,亦可加用速尿肌内注射,加强减低颅内压。两性霉素 B因为静脉滴注有高热等反应,因此宜由小量1mg/D开始,逐渐增至30-40mg/D。用药过程中如反应大,可再减量,但总量一般要2-3克。为减轻药物反应,最初可加氟美松2-5mg。用药过程中宜注意心、肾、肝功能的变化,用药时间长还可出现低钾等。侧脑室内或鞘内用药首次剂量0.05-0.1mg两性霉素 B,最高剂量在0.5mg左右,加氟美松1-2mg,一般每周2次或1次。北京协和医院使用两性霉素 B同时常合用5氟胞嘧啶6-8克/D,分次口服。

临床表现

局部的口腔粘膜、舌、咽部有白色膜状物质,拭去可见基底部为充血糜烂面,阴道粘膜亦可有同样表现,但瘙痒显著。系统性念珠菌感染,包括肺部、胃肠道及败血症,临床可有高热、咳嗽、中上腹痛或不适。

检查

血白细胞中度升高,粘膜白色膜状物涂片找到芽孢及菌丝。系统性念珠菌感需有血、胃镜活检、痰或支气管灌洗液培养阳性才能诊断。

病因

真菌病,就是由真菌引起的疾病统称为"真菌病"。真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类真核细胞生物,真菌可以感染人体的不同部位。真菌是真核生物,不分根、茎、叶,又无叶绿素,也不进行光合作用,有细胞壁和细胞核,其基本结构为菌丝及孢子,进行有性或无性繁殖,以腐生或寄生方式生存。与动物界、植物界并列,为真菌界。真菌在自然界中至少有10万种以上,但对人类致病的真菌不过几十种。从临床致病情况看,真菌可分为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两大类。浅部真菌只侵犯毛发、表皮和甲板。浅部真菌病在我国极为普遍,常见的有头癣、体癣、股癣、手足癣、花斑癣和甲癣。深部真菌主要侵犯内脏器官、骨骼及神经系统,也可侵犯皮肤、粘膜。深部真菌病较常见的有孢子丝菌病、着色菌丝病、防线菌病及隐球菌病。念珠菌属则对皮肤、粘膜、指(趾)甲和内脏均可侵犯。由于致病真菌的不同,又可分为: (1)角质癣菌症,如花斑癣等; (2)皮肤癣菌病,如头癣、体(股)癣、手足癣、甲癣等; (3)皮肤和皮下组织真菌病,如孢子丝菌病等; (4)系统性真菌病,如组织孢浆菌病等; (5)条件致病性真菌病,如念珠菌病、隐球菌病等。其中以皮肤癣菌病的发病率最高,可发生在身体各部位,如会阴、手、足等处。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