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耳穴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8.7K

小结

本耳穴用于治疗:便秘、肛裂、痢疾、慢性结肠炎、脱肛、痔疮、大便失禁、腹泻、里急后重。

功能:活血消肿,清热利湿,通腑涩肠,升阳止痢。 主治:便秘,腹泻,脱肛,痔疮,慢性结肠炎,大便失禁,痢疾,里急后重,肛裂等。

位于耳轮脚棘前上方,近屏上切迹的耳轮处,在与大肠穴同一水平上,即耳轮2区。 按耳穴常规针法操作。 针法:针0.1-0.2寸,针感局部痛,埋针、留针30分钟。 耳穴压疗法:治痢疾。耳部常规消毒后,取大小适中的长方形胶布1块,王不留行子1-2粒,贴压于穴上。嘱患者每日晨起饭后、睡前按压穴位,要有痛、胀、热感,轮压15分钟,3天后换另一耳,5次为1疗程。 穴位注射疗法:治肠炎。用0.5%-2%普鲁卡因注射液,或维生素B1注射液,用4.5号注射用针头刺入皮下,分别注入0.3-0.5毫升药液形成皮丘。 按摩法:用拇、食两指捏揉,由轻到重按摩1-2分钟,以能忍受为度。按摩后耳轮发红并有热感最好。

各家论述

本穴性平,有偏阳之性,故能活血升阳,通腑涩肠,消肿止痢。

临床应用

本穴是诊断肠疾病的重要参考穴,以测试电位阳性或压痛明显为诊断特征。在诊断时本穴若与大肠、小肠穴同时出现阳性反应可能患痢疾、肠炎,若与痔核点同时出现阳性反应可能有痔疮。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