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和灸治失眠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2.0K

小结

本艾灸法可用于:失眠、多梦。

主穴:百会、神门、安眠、三阴交。 配穴:头昏脑涨加风池、印堂;心烦多梦加心俞、肾俞;急躁焦虑加太冲、阳陵泉;顽固性失眠加涌泉、华佗夹脊;体质虚弱加关元;易惊醒加足窍阴。

失眠(多梦)

(1)每穴施灸10~30分钟,每日1次,睡前施灸,5~7次为1个疗程。 (2)治疗先分清虚实,虚证多属阴血不足,重在心脾肝肾;实证多因有郁化火,食滞痰浊,胃府不和。虚者宜补其不足益气养血,滋补肝肾;实证宜泻其有余,消导和中,清降痰火,但实证久者,气血耗损,可转为虚证。主穴取百会;配穴取神门、内关、三阴交。体质虚者配补足三里;痰火盛者配泻丰隆,根据辨证配以相应的心脾肝肾之俞穴,并随症加减。治疗手法:根据虚实进行补泻,灸百会用温和灸法(注意勿烫伤皮肤,以免精气外泄)。 (3)取涌泉,于每晚睡前用艾条在涌泉施灸20分钟。施灸时,对准涌泉(位于足底前1/3,足趾跖屈时呈凹陷处),距离2寸左右,以患者局部有温热感为度,应使皮肤红润,防止烧伤。治疗期间停用催眠药。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相隔2~3日,一般1个疗程见效。治疗过程中,患者若配合热水泡足10分钟再灸,则疗效更佳。 (4)主穴取印堂、百会、神门、三阴交穴。随证配穴,心血亏损型加内关、心俞、脾俞、神阙、气海、太白;心肾不交型加心俞、肾俞、太溪、神门;肝火上扰型加肝俞、胆俞、太冲;胃腑不和型加足三里、胃俞、中脘、公孙。每次选1~4穴,每穴每次施灸5~15分钟,每日1次,在临睡前1~2小时施灸,5~7次为1个疗程。灸头部穴位时,医者用手指轻轻分开头发以暴露穴位,并防止烫伤。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