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管狭窄症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狭窄、腰椎、沉重、跛行、乏力、肌肉麻木、麻木、酸胀、疼痛、无力、下肢麻木、小腿发凉。
治法
腰椎管狭窄症轻型及早期病例以非手术疗法为主,无效者则需行手术椎管减压/+固定融合术。 1.非手术疗法 (1)传统的非手术疗法主要包括 1)腹肌锻炼, 2)腰部保护, 3)对症处理:理疗推拿按摩、药物外敷等。 (2)药物治疗主要应用中医药进行治疗。 (3)硬膜外封闭术对一部分患者效果明显,可明显减轻间歇性跛行症状。 2.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出现明显的神经根症状,对于继发性腰椎椎管狭窄,进行性加重的腰椎滑脱及伴有腰椎侧凸或后凸者,已伴有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1)减压的病例可以采用传统常规治疗方式包括椎板开窗、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等,也可以采用微创技术治疗。 (2)对于需要"减压+固定"病例可以采用传统常规治疗方式,也可以采用微创技术治疗。而融合技术可以选用横突间后外侧融合技术、椎板间后侧融合技术、椎间融合技术等。
临床表现
本病起病多隐匿,病程缓慢,好发于40-50岁之间的男性。引起狭窄的病因十分复杂,依据其临床狭窄部位的不同,患者典型的症状可包括:长期腰骶部痛、腿痛,双下肢渐进性无力、麻木,间歇性跛行,行走困难。其中麻木可由脚部逐渐向上发展到小腿、大腿及腰骶部,腹部出现束带感,严重时出现大小便异常,截瘫等。做腰部过伸动作可引起下肢麻痛加重,此为过伸试验阳性,是诊断椎管狭窄症的重要体征。
检查
1.腰部正侧位X线片; 2.腰穿及椎管造影; 3. CT及CTM检查; 4. MRI检查 5.其他,如肌电图检查等(可帮助判断受压神经部位及鉴别诊断)。
病因
腰椎管狭窄症一般指腰椎椎管狭窄症,是指各种原因引起椎管各径线缩短,压迫硬膜囊、脊髓或神经根,从而导致相应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它是导致腰痛及腰腿痛等常见腰椎病的病因之一,又称腰椎椎管狭窄综合征,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年人。静或休息时常无症状,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痛、麻木、无力等症状,需蹲下或坐下休息一段时间后,方能继续行走。随着病情加重,行走的距离越来越短,需休息的时间越来越长。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