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盛津枯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3W

小结

本证症候要素见:津枯、实热、洪数脉、滑数脉、津亏、枯证、热证、舌中灰燥、苔灰燥、便秘、便结、唇干、大便秘结、汗多、口干、面红、尿赤、尿短、舌红、身热、苔黄燥、小便短赤。

治法

清热解毒、涤痰通络。

病因

1.感受外邪:外邪侵袭、损伤脉络而引起出血,其中以感受热邪所致者为多。如风、热、燥邪损伤上部脉络,则引起衄血、咳血、吐血;热邪或湿热损伤下部脉络,则引起尿血、便血。 2.情志过极忧思恼怒过度,肝气郁结化火,肝火上逆犯肺则引起衄血、咳血;肝火横逆犯胃则引起吐血。 3.饮食不节饮酒过多以及过食辛辣厚味,或滋生湿热,热伤脉络,引起衄血、吐血、便血;或损伤脾胃,脾胃虚衰,血失统摄,而引起吐血、便血。 4.劳倦过度心主神明,神劳伤心;脾主肌肉,体劳伤脾;肾主藏精,房劳伤肾。劳倦过度会导致心、脾、肾气阴的损伤。若损伤于气,则气虚不能摄血,以致血液外溢而形成衄血、吐血、便血、紫斑;若损伤于阴,则阴盛火旺,迫血妄行而致衄血、尿血、紫斑。 5.久病或热病之后久病或热病导致血证的机理主要有三个方面:久病或热病使阴精伤耗,以致阴虚火旺,迫血妄行而致出血;久病或热病使正气亏损,气虚不摄,血溢脉外而致出血;久病人络,使血脉瘀阻,血行不畅,血不循经而致出血。

备注

热盛津枯证它既可以单独出现,又常伴见其他病证的过程中。中医学对热盛津枯证具有系统而有特色的理论认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许多有效的治疗方药,对多种热盛津枯证尤其是轻中度的出血,大多能获得良好的疗效。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