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花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1.9K

小结

本穴位用于治疗:背痛、盗汗、呃逆、肝痛、骨蒸潮热、呼吸困难、咳嗽、呕吐、气喘、瘦弱、消瘦、胸痛、虚弱、月经不调、喘息、食少、肺结核、肺气肿、肺炎、肋间神经痛、消化不良、遗精、支气管炎。

功能:补益虚损,滋阴除烦。 主治:虚弱羸痩,肺结核,肺气肿,支气管炎,喘息等。 常用于骨蒸潮热,盗汗,咳嗽气喘,遗精,胸疼,食少,消瘦,呼吸困难,肺炎,肺结核,胸痛,背痛,支气管炎,肺气肿,虚弱羸痩,呃逆,呕吐,消化不良,肝区痛,肋间神经痛,月经不调等。

位于第7、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亦即膈俞、胆俞2穴(一说以大椎经喉结至鸠尾尖之长为度,由喉结经大椎向下量至脊背正中,其端点上、下、左、右旁开各0.5口寸处;另说是由心俞、肝俞组成),共4穴。灸3-7壮(一说初灸7壮,累灸至百壮,并须兼灸足三里),或温灸10-20分钟。亦可用于按摩,按揉时力度要缓和、适中,每次施治时间为3-5分钟,每日2-3次。

来源

穴下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浅层布有第7及10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第7及10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临床应用

虚弱羸痩,肺结核,肺气肿,支气管炎,喘息等。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