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祛湿针灸方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7.0K

小结

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口淡、呕吐、舌不知味、身重、湿滞脾胃、食欲不振、泄泻、脉濡缓、身倦、食少、苔白腻、苔厚、脘腹胀满、肢困、健脾祛湿。

脾俞中脘足三里阴陵泉

材料获取与鉴别


温中健脾,祛湿化浊。主治湿滞脾胃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乏味,呕吐泄泻,食少体倦,肢困身重,舌苔白腻而厚,脉濡缓。

各穴均可用毫针针刺,平补平泻或针灸并用,留针15~20分钟。

各家论述

阴陵泉为脾经之合穴,属水,功擅运化水湿,《百症赋》:“阴陵水分,去水肿之盈脐。”与脾俞配伍,则健脾利水化湿之功著。中脘为胃之募穴,足三里是胃之下合穴,募合二穴相配意在理脾胃、助运化,灸之则温中散寒、健脾除湿。

临床应用

本方为治疗湿滞脾胃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脘腹胀满、食少体倦、舌苔厚腻为辨证要点。常用于慢性胃炎、消化功能紊乱、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湿滞脾胃者。在湿滞脾胃基础上,若以下症状突出,可灵活加减变化。 1.头重昏蒙,肢体困重,纳呆胸闷加头维、内关,以宽胸理气、通络醒神。 2.眩晕,恶心,呕吐加百会、头维、丰隆以升清降浊、醒脑止晕。 3.湿盛泄泻加天枢、上巨虚以调和肠胃气机、化湿止泻。 4.水肿,小便不利加三焦俞、肾俞、水分以加强气化与分利水湿功能。

备注

1.灸补脾胃方中脘气海足三里(王岱《针灸处方学》)2.脾虚泄泻方神阙三阴交(王执中《针灸资生经》) 3.脾虚飧泻方三阴交阴陵泉(《灵枢·四时气》) 4.健脾升阳益胃方中脘章门建里胃俞脾俞足三里阴陵泉太白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