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7.8K

小结

本品已收载入中国药典,常用于:半夏证、风痰、风痰眩晕、寒饮、脾湿、气逆、湿痰、痰厥头痛、痰体、痰饮、痰证、卫气不固、虚汗、阴盛、肠鸣、带下病、反胃、腹鸣、腹胀、咳喘、咳逆、咳嗽、梅核气、呕吐、妊娠恶阻、妊娠呕吐、声嘶、失眠、睡眠不安、痰白、痰多、痰核、头痛、头眩、头晕、脘痞、萎黄、胃炎、心悸、心痛、心下痞、胸闷、胸胀、眩晕、瘿瘤、痈疽肿毒、痈肿、痰涎、胸膈胀满、胸脘痞闷、咽喉肿痛。

功能主治

[1]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外治痈肿痰核。 [2]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生用外治痈肿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 [3]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外消痈肿。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内痰眩晕,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症,生用外治痈肿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 [4]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主咳喘痰多,呕吐反胃,胸脘痞满头痛眩晕,夜卧不安,瘿瘤痰核,痈疽肿毒。

性味

辛、温;有毒。

归经

归脾、胃、肺经。

用法用量

内服一般炮制后使用,3-9克。 外用适量,磨汁涂或研末以酒调敷患处。

注意

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生品内服宜慎。

原形态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 Pinelliaternata (Thunb.) Breit.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和须根,晒干。

性状

本品呈类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0.7-1.6c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下面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炮制

生半夏用时捣碎。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