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急性出血、坏死、胰腺炎、C反应蛋白升高、血钙降低、血红蛋白增多、血糖升高、消化道出血、休克、反跳痛、腹大、腹痛、腹肿块、高热、急性、水肿、压痛。
治法
1.非手术治疗诊断明确,临床表现不严重、坏死胰腺及其周围组织无感染时,可先采取积极的保守治疗。 (1)禁食,持续胃肠减压。 (2)补充血容量并注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维持酸碱平衡。 (3)抑酶剂等的应用应用阿托品、5-氟尿嘧啶、抑肽酶,有条件时可用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 (4)营养支持应用全胃肠道外营养,适当补充钙剂。有高血糖者,应用胰岛素。 (5)应用有效抗生素以防止感染的发生或发展。 (6)腹腔灌洗用于重症胰腺炎早期。方法:在脐上2指戳口置入腹透管达胰腺水平,于脐下插入流出管达腹腔最低位,在15分钟内经输入管灌入腹透液1000ml,夹管30分钟后开放流出管,至腹腔灌洗液无混浊、淀粉酶测定正常为止。 2.手术治疗 (1)适应证 1)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断尚不明确,又不能排除其他需要手术治疗的急腹症者。 2)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经非手术治疗后临床上未见明显好转或继发胰腺和胰周感染者。 3)胆源性胰腺炎,如蛔虫钻入胰管或胆总管结石所引起的胰腺炎患者。 (2)手术方式 1)引流术切开胃结肠韧带和胰腺包膜,在网膜囊及腹腔内置多根引流管。 2)坏死组织清除术充分切开胰腺包膜,清除胰腺及胰周坏死组织,腹腔内放置多根引流物。 3)规则性胰腺切除胰腺坏死局限者,可行规则性胰体尾部或颈部切除,胰腺切除区放置引流。 4)附加手术胆道引流、空肠营养性造口或胃造口术。
临床表现
1.症状骤起上腹剧痛或在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治疗过程中出现高热,弥漫性腹膜炎,麻痹性肠梗阻,上腹部肿块,消化道出血,神经精神症状,休克。 2.体征全腹膨隆,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少数患者因含有胰酶的血性渗液经腹膜后间隙渗至皮下,出现皮下脂肪坏死,两侧腹壁淤斑和脐周围褪色。
检查
1.血尿 淀粉酶可有持续升高或因胰腺广泛坏死而不升高。血钙下降,其值<1.74mmol/升(7mg%)则预后差。血糖增高,出现糖尿。血清高铁血红蛋白阳性。 2.腹腔穿刺液血性混浊,淀粉酶、脂肪酶升高。 3. B型超声检查 可见胰腺肿大,内部光点反射稀少。CT显示胰腺弥漫性增大,外形不规则,边缘模糊,胰周间隙增宽。
病因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是急性胰腺炎的一种类型,系由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病变继续发展所致。胰腺腺泡、脂肪、血管大片坏死,胰腺组织水肿,体积增大,广泛性出血坏死。腹膜后间隙大量血性渗出液。网膜、系膜组织被渗出的胰酶所消化。此型胰腺炎病情笃重,且发展急剧,并发症多,死亡率很高。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