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豆根
小结
本品已收载入中国药典,常用于:肠热、虫证、肺火、肺热咳嗽、风热、火毒蕴结、热咳、湿热、湿热黄疸、胃热、心火、肿毒、扁桃体炎、便秘、肠风、喘咳、毒蛇咬伤、狗咬伤、喉痹、喉风、喉痒、喉痈、黄疸、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疖、疥、秃疮、细菌性痢疾、下利、癣、炎症、咽干、咽痛、痈、支气管炎、痔疮、热肿、牙龈肿痛、咽喉肿痛。
功能主治
[1]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用于火毒蕴结,乳蛾喉痹,咽喉肿痛,齿龈肿痛,口舌生疮。 [2]清火,解毒,消肿,止痛。治喉痈,喉风,喉痹,牙龈肿痛,喘满热咳,黄疸,下痢,痔疾,热肿,秃疮,疥癣,蛇虫犬咬伤。 [3]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通便。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牙齿肿痛,肺热咳嗽,湿热黄疸,痈疖肿毒便秘。
性味
苦,寒;有毒。
归经
归肺、胃经。
用法用量
3-6克。
原形态
本品为豆科植物越南槐 Sophoratonkinensis Gagnep.的干燥根和根茎。秋季采挖,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的类圆形厚片。外表皮棕色至棕褐色。切面皮部浅棕色,木部淡黄色。有豆腥气,味极苦。
炮制
除去残茎及杂质,浸泡,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贮藏
置干燥处。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