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海
小结
本穴位用于治疗:胞衣不下、闭经、乏力、腹泻、脐腹痛、气喘、气虚、气滞、瘦弱、脱证、五脏虚衰、消瘦、泻痢、心下痛、性功能障碍、虚证、阳痿、遗尿、阴挺、元气不足、月经不调、脏腑虚衰、大便不通、尿淋、少腹痛、水谷不分、四肢乏力、脘腹胀满、下腹痛、小便不利、奔豚、崩漏、便秘、产后恶露不绝、肠炎、妇科病、功能性子宫出血、滑精、痢疾、癃闭、前阴病证、疝气、神经衰弱、痛经、胃肠病、细菌性痢疾、遗精、支气管哮喘、中风。
功能:利下焦、补元气、行气散滞。 主治:下腹疼痛,大便不通,泄痢不止,癃淋,遗尿,阳痿,遗精,滑精,闭经,崩漏,带下,阴挺,中风脱症,脘腹胀满,气喘,心下痛,脏器虚惫,真气不足,肌体羸瘦,四肢力弱,奔豚。 常用于:肠炎、细菌性痢疾、男子性功能障碍、功能性子宫出血、支气管哮喘、神经衰弱等。
在下腹部,脐中下1.5寸,前正中线上。直刺1~1.5寸;多用灸法。孕妇慎用。
来源
在腹白线上,有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和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11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深部为小肠。
临床应用
①虚脱、形体羸瘦、脏气衰惫、乏力等气虚病证; ②水谷不化、绕脐疼痛、腹泻、痢疾、便秘等肠腑病证; ③小便不利、遗尿等前阴病证; ④遗精,阳痿; ⑤疝气,少腹痛; ⑥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阴挺、产后恶露不尽、胞衣不下等妇科病; ⑦保健灸常用穴。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