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虚寒凝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0W

小结

本证症候要素见:寒凝、血虚、细涩脉、虚寒、痹病、痛经、脱疽、胃痛、心悸、闭经、唇紫黯、耳鸣、腹痛、肌肉麻木、经迟、经少、经血夹块、冷痛、麻木、脉沉细涩、脉细涩、面暗、面色无华、舌暗、舌紫黯、失眠、手足不温、睡眠障碍、苔白、头晕、畏寒、喜温、心腹冷痛、胸痛、眼花、月经不调、肢体麻木。

治法

常见病 1、胸痹 症见卒然心痛如绞,形寒,甚则手足不温,或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头晕目眩,心悸健忘,多因气候骤冷或骤遇风寒而发病或加重,舌淡苔薄白,脉沉细紧。治宜祛寒养血,宣痹痛阳,方用当归四逆汤加减《伤寒论》。 2、胃痛 症见胃脘疼痛,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头晕神疲,手足不温,纳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弦紧。治宜温胃散寒,健脾养血,方用良附丸《良方集腋》合小建中汤《伤寒论》。 3、腹痛 症见胃见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热恶冷,或腹痛拘急,手足不温,伴神疲乏力,形寒肢冷,胃纳不佳,面色无华,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或紧。治宜温中补虚,散寒止痛,方用小建中汤《伤寒论》合理中丸《伤寒论》加减。 4、脱疽 症见患肢麻木不仁,肌肉抽搐,足趾暗红或青紫,四肢不温,喜暖怕冷,头晕目昏,面色无华,舌淡苔薄白,脉细紧或细涩。治宜养血温经,散寒通络,方用四物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合阳和汤《外科全生集》。 5、痹病 症见关节疼痛肿胀日久,屈伸不利,局部触之不温,遇寒加重,得热痛缓,兼见面色苍白无华,头晕目眩,心悸,纳少,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紧或细涩。治宜益气养血,散寒通络,方用蠲痹汤《百一选方》。 6、月经不调,痛经 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过期,月经量少,甚则闭经、痛经,或产后恶露不净,小腹冷痛,或宫寒不孕等症。治宜温经散寒,养血祛瘀,方用温经汤《金匮要略》加减。 7、雷诺综合征 症见肢端发凉,皮肤呈苍白色或淡红色,麻木疼痛,受寒冷刺激或情绪刺激即会发病。冬季天冷发病频繁,且明显加重,夏季天气热病情多缓解。舌质淡,苔薄白,脉微细。

临床表现

临床以局部冷痛或麻木,手足不温,唇舌紫暗,或月经愆期,量少、色紫,经血夹块,经行腹痛,经闭不行,舌质淡,舌苔白,脉沉细涩,伴见面色淡暗,头晕、眼花,少寐、多梦等为特征的证候。

病因

因血虚、寒邪凝滞,血行不畅所致。

疾病预后

血虚寒凝证,中医病证名。是指血虚而又有寒邪凝滞,血行不畅,以面色淡暗,头晕眼花,唇舌紫暗,手足不温,局部冷痛麻木,或妇女月经后期、量少色紫、经血夹块、经痛经闭,苔白脉沉细涩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常见于胸痛、胃痛、腹痛、脱疽、痹病、月经不调、痛经、雷诺综合征等疾病中。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