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紊乱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P波高尖、QRS低电压、QRS延长、ST段上移、ST段下移、血钾降低、血镁降低、血镁升高、血清钠降低、红绛裂纹、低钙血症、低钾血症、低镁血症、低钠血症、高钙血症、高钾血症、高镁血症、高钠血症、血容量减少。
治法
治疗关键要针对病因及时彻底的治疗电解质紊乱,如纠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治疗低钾血症时,去除引起低血钾原因,在补钾过程要预防高血钾症。一般随着补钾,临床症状也随之恢复,如合并抽搐应注意是否有其他电解质改变,尤其是血钙的调节。慎用抗精神病药物以防发生意识障碍。高血钾时,治疗原则 除针对病因外,要对抗钾中毒,促使钾离子的排泄,保护心肌功能。低钠血症要注重钠的补充,而高钠血症要监测计算水的补充。保持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给予大量维生素及神经营养物质,以促进脑细胞功能的恢复,如给予谷氨酸、三磷腺苷(三磷酸腺苷)、辅酶 A、烟酸等。精神障碍一般无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用抗焦虑、抗抑郁类药,应用精神药物要慎重,要注意避免对有关脏器的进一步损害,加深意识障碍或损害其他脏器功能。
临床表现
1.高钠血症临床表现不典型,可以出现乏力。唇舌干燥,皮肤失去弹性,烦躁不安,甚至躁狂、幻觉、谵妄和昏迷。高钠血症引起的脑萎缩,可继发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甚至死亡。 2.低钠血症轻度低钠血症(血清钠浓度120-135mmol/升)可以出现味觉减退、肌肉酸痛;中度(血清钠浓度115-120mmol/升)有头痛、个性改变、恶心、呕吐等;重度(血清钠浓度<115mmol/升)可出现昏迷、反射消失。 3.高钾血症表现为3方面: (1)躯体症状严重的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甚至窦性停搏。心电图表现 T波高尖,严重时 PR间期延长,P波消失、QRS波增宽,最终心脏停搏,早期血压轻度升高,后期血压降低,呼吸不规则,心律失常等。 (2)神经肌肉症状早期表现肌肉疼痛、无力,以四肢末端明显严重时可出现呼吸肌麻痹。 (3)精神症状早期表现为表情淡漠、对外界反应迟钝、也可出现兴奋状态,情绪不稳、躁动不安等,严重时出现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 4.低钾血症不仅与血清钾的浓度有关,而且与形成低血钾的速度密切相关,因此在缓慢起病的患者虽然低血钾严重,但临床症状不一定明显;相反起病急骤者,低血钾虽然不重,但临床症状可很显著: (1)躯体症状食欲缺乏、腹胀、口渴、恶心、呕吐、胸闷、心悸、心肌受累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心电图初期表现 T波低平或消失,并出现 U波,严重时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室性纤颤或猝死。 (2)神经肌肉症状为低血钾最突出症状,重要表现为四肢肌力减退,软弱无力,出现弛缓性瘫痪及周期性瘫痪。 (3)精神症状早期表现为易疲劳、情感淡漠、记忆力减退、抑郁状态,也可出现木僵。严重时出现意识障碍,嗜睡、谵妄直至昏迷。 5.高钙血症反应迟钝、对外界不关心、情感淡漠和记忆障碍;也可有幻觉、妄想、抑郁等症状;严重者可有嗜睡、昏迷等意识障碍。 6.低钙血症常见神经精神症状手足抽搐、癫痫样发作、感觉异常、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肌肉压痛、意识障碍等,还可以出现支气管痉挛、喉痉挛和呼吸衰竭。 7.低血镁症临床可表现眩晕、肌肉无力、震颤、痉挛、听觉过敏、眼球震颤、运动失调、手足徐动、昏迷等各种症状、也可见易激惹、抑郁或兴奋、幻觉、定向力障碍、健忘-谵妄综合征。 8.高血镁症常发生于肾功能不全时、糖尿病酸中毒治疗前、黏液水肿等。神经症状主要为抑制作用,是中枢或末梢神经受抑制,出现瘫痪及呼吸麻痹。四肢腱反射迟钝或消失常为早期高血镁症的重要指征。
病因
人体血浆中主要的阳离子是 Na、K、Ca、Mg,对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体液的分布和转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细胞外液中主要阴离子以 Cl-和 HCO3-为主,二者除保持体液的张力外,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通常,体液中阴离子总数与阳离子总数相等,并保持电中性。当出现任何一个电解质数量改变时,将导致不同的机体损害,即出现电解质紊乱。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