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腹部病证针灸方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8.6K

小结

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脐腹痛、泄泻、中腹病证。

天枢神阙大肠俞上巨虚

材料获取与鉴别


疏调肠腑。主治绕脐疼痛,泄泻。

神阙隔姜灸,其他穴毫针刺用平补平泻法。

各家论述

饮食失节、寒热湿邪内侵、蛔虫阻滞等皆可导致大肠的传导功能和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失调而致脐部疼痛、泄泻。故本方取天枢为主穴,天枢属于胃经,为大肠的募穴,平肚脐,本身位于上下腹部的交汇点,既属于局部选穴法,也属于局部配穴法,胃经、大肠经又是多气多血之经,刺之可达调气和血,调肠止泻。以神阙、大肠俞、上巨虚为配穴。大肠俞为大肠的背俞穴,和天枢相配属于俞募配穴法和前后配穴法,针刺直接调理肠腑,理气止泻。上巨虚为大肠的下合穴,和天枢相配,既属于上下配穴法,又属于本经配穴法,合则通调肠腑而止泻。天枢、大肠俞、上巨虚都是大肠的特定穴,对于包括腹痛、泄泻等大肠的一切病变皆可用之,效如桴鼓。神阙位于肚脐中央,内连肠腑,此穴为生命之根蒂,真气之所系,隔姜灸能温通经脉,理气止痛,无论急慢性泄泻、腹痛都能应用。诸穴合用,肠腑气调,疼痛自止,泄泻自愈。

临床应用

1.泄泻加阴陵泉、足三里用补法以健脾止泄。或取中脘、天枢用泻法,气海用补法并加灸留针30分钟,可达清热利湿、调和肠胃而止泻。或用三棱针点刺十宣、委中出血,针刺百劳、合谷、曲池、足三里用泻法,留针30分钟可清暑泄热、和胃止泻而治疗暑湿泄泻。或针刺天枢、气海、关元、命门用补法加灸可达温补脾肾、固肠止泻而治疗五更泻。或灸气海、水分、足三里30分钟可达温中散寒、化湿止泻而治疗寒湿泄泻。或隔盐灸神阙10壮,艾灸关元、脾俞、大肠俞30分钟可达温阳益气、健脾止泻而治疗老年体虚泄泻。或针刺脾俞、肾俞用补法并加灸,再艾灸百会可达壮阳益气、固脱止泻而治疗泄泻日久所出现的滑泻。 2.腹痛取足三里、公孙针刺用补法,中脘、关元针刺并艾条灸,神阙用隔姜灸可温中消积以治寒邪内积所导致的腹痛。或针刺足三里用补法,艾条灸气海、章门,针刺用补法并加灸脾俞、胃俞、中脘可达温中健脾之力而治疗脾阳不振所导致的腹痛。或针刺里内庭、璇玑、足三里用泻法,针刺并艾灸中脘、天枢、气海可消食化滞而治疗饮食停滞所导致的腹痛。 3.虫积加四缝、百虫窝,二穴为主治虫积而致绕脐疼痛。针药并用,排虫效果好。

备注

1.神阙、下脘、关元、足三里,神阙用灸法,他穴用平补平泻法。 2.肓俞、水分、阴交、曲泉,平补平泻法。 3.大肠、小肠、腹、胃、脾、神门,毫针浅刺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