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姜灸治耳源性眩晕
小结
本艾灸法可用于:耳源性眩晕。
主穴:百会、内关、行间、太溪。配穴:恶心、呕吐加丰隆、中脘;神疲乏力加肾俞、足三里。
耳源性眩晕
(1)取艾炷如黄豆大,每穴施灸5~7壮,隔日1次,5~7次为1个疗程。(2)患者取坐位,用剪刀将百会处的头发贴皮剪去约2分硬币大小,在上面放置同样大小的1.5mm厚的姜片,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当患者有烧灼感时再换1炷,共灸25~30壮。对于病重不能坐起者,先针风池内关、足三里,行平补平泻法,留针15~20分钟。对气血虚弱者加灸关元;脾虚痰湿者加刺丰隆;肾虚者加刺太溪;肝阳上亢者加刺太冲然后让患者慢慢坐起,再灸百会,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
1.患者不宜劳作,加强调养,多静卧,少坐车船。2.耳源性多有旋转感,且前庭周围性较中枢性重。内科性如贫血高血压病所致眩晕多无旋转感,可选择用灸。3.药物中毒引起的眩晕应配合中、西药物治疗。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