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逐水饮针灸方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8.5K

小结

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气短、胁痛、胁胀、脉沉、脉弦、气促、舌质淡、逐水饮。

肺俞膻中大包脾俞支沟

材料获取与鉴别


攻逐水饮。主治胁痛,咳唾更甚,转侧呼吸牵引而痛,肋间胀满,气短息促。舌质淡、脉沉而弦。

针用平补平泻或针灸并用。

各家论述

胸胁为气机升降之道,肺气郁滞,气不布津,饮停胸胁,则胸胁脉络受阻,气机不畅,故见胁痛,肋间胀满;饮停胸胁则肺之宣降不利,故气短息促;舌淡、脉沉弦为水饮内结之候。肺俞、膻中:肺主气,气会膻中,二穴相配,意在理气宽胸,宣肺利水。大包、脾俞:大包为脾之大络,位于胸胁部,与脾俞相配,既可疏通胸胁之络脉,又可理脾利水消饮。支沟:手少阳三焦经布胸中、遍属三焦,取之以疏经通络,通利三焦水道。

临床应用

1.若兼见寒热往来、咳嗽气促可加外关、尺泽以和解少阳,宣肺解表。 2.若胁痛甚者加阳陵泉、期门以疏利肝胆经气、通络止痛。 3.阳气式微若日久不愈,兼见形寒肢冷,少气懒言者,可加大椎、至阳等督脉经穴以振奋阳气、散寒逐饮。

备注

1.中脘、章门、脾俞、太渊、阴陵泉。针用平补平泻;或针灸并用。 2.三焦俞、石门、水分、天枢、中封。针用平补平泻,针灸并用。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