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风痉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4W

小结

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风痉、妊娠、红细胞增多、尿蛋白阳性、有恙。

治法

辩证要点 对子痫应防重于治,因其病程进展有明显的阶段性,所以中医治疗重点在子痫前期,及先兆子痫。治疗原则 先兆子痫,以滋阴养血、平肝潜阳为法,防止子痫的发生。子痫一旦发生,要充分注意昏迷与抽搐的发作程度与频率,治疗以清肝熄风、安神定痉为主。 证治类别 (一)肝风内动证 主要证候:妊娠晚期或临产前及新产后,头痛,眩晕,突然发生四肢抽搞,昏不知人,牙关紧闭,角弓反张,时作时止,伴颜面潮红,口干咽燥,舌红或绛,苔无或花剥,脉弦细而数。 治法:滋阴潜阳,平肝熄风。 (二)痰火上扰证 主要证候:妊娠晚期,临产时或新产后,头晕头重,胸闷泛恶,突然倒仆,昏不知人,全身抽搐,气粗痰鸣,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治法:清热开窍,豁痰熄风。 急症处理子痫一经确诊,立即住院治疗,积极处理。治疗原则 是解痉、降压、镇静、合理扩容、必要时利尿、适时终止妊娠,中西医配合抢救。

检查

妊娠前或妊娠20周前可有或无高血压史,妊娠20周后血压升高到18.7/12.0kpa(140/90m mHg),或较基础血压升高4.0kpa(30/15m mHg),伴尿蛋白、水肿即可诊断为子痫前期。血液检查:红细胞比容升高、血液粘稠度、全血黏度异常,处在高凝状态。肝肾功能检查:尿酸、尿素氮、肌酐、谷丙转氨酶异常。测定二氧化碳结合力,确定有无酸中毒。眼底检查:严重时视网膜小动脉痉挛。全身小动脉痉挛是子痫前期,子痫的基本病变。

病因

妊娠风痉一般指子痫。子痫,中医病名。妊娠晚期或临产前及新产后,突然发生眩晕倒仆,昏不知人,两目上视,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全身强直,须臾醒,醒复发,甚至昏迷不醒者,称为"子痫",又称"子冒"、"妊娠痫证"。根据发病时间不同,若发生在妊娠晚期或临产前,称产前子痫;若发生在新产后,称"产后子痫"。临床以产前子痫多见。子痫是产科的危、急、重症,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