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痹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1W

小结

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痹证、关节、缓脉、湿证、固定痛、脉濡缓、肢痛。

治法

证候:肢体关节疼痛重着、酸楚,或有肿胀,痛有定处,肌肤麻木,手足困重,活动不便,苔白腻,脉濡缓。治则: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临床表现

临床以所侵犯关节及肌肉等处重着酸痛,固定不移,或患处关节肿胀等为特征的肢体痹病。

检查

"湿痹之证,或一处麻痹不仁,或四肢手足不举,或半身不能转侧,或湿变为热,热变为燥,收引拘挛作痛,蜷缩难伸,名曰着痹,此湿痹之证也"。

None

湿痹

病因

因湿邪为主侵袭人体肢节所致。

疾病预后

风寒湿三气合而致病,以湿邪为主,表现肢体疼生酸困、病处不移的一类痹证。 《素问·痹论》:"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名之曰着痹。 《素问·痹论》:"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又名肌痹。 《证治准绳·杂病》:"湿痹者,留而不移,汗多,四肢缓弱,皮肤不仁,……"《症因脉治》卷三。

备注

主方:薏苡仁汤加减。 加减:方以薏苡仁、苍术健脾渗湿;羌活、独活、防风祛风胜湿;川乌、麻黄、桂枝温经散寒;当归、川芎养血活血;生姜、甘草健脾和中。关节肿胀者,加秦艽、萆藓、防己、木通、姜黄除湿通络。肌肤不仁,加海桐皮、稀莶草祛风通络,或加黄芪、红花益气通痹。若痛甚者,可用《医学心悟》蠲痹汤治之。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