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疳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2.7W

小结

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白睛鱼胞、眼疳、疳疾、目涩。

治法

治疗原则 实热证宜清热散结,虚证宜补益肺脾,佐以散结。 证治分类 (一)肺经燥热 症状:自觉涩痛畏光,泪热有多,白睛颗粒隆起,较粗红赤丝脉布满周围,或伴日渴鼻干。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泻肺散结。 (二)肺阴不足 症状:目涩不舒,金疳反复不已,周围血丝微红,可伴口干咽燥,溲黄便秘。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 (三)肺脾亏虚 症状:患眼干涩不适。白睛颗粒细小,其周血脉淡红,且日久难愈,或易反复发作,兼见身倦乏力,便溏不爽或大便干结,食欲不振,腹胀不舒,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 治法:益气健脾。 滴眼:0.5%熊胆眼药水,每日3-6次。同时选用0.5%醋酸可的松滴眼液或0.025%地塞米松眼液。亦可用0.1%利福平眼液等抗生素眼液,每日3-4次。

临床表现

临床以白睛表层发生形如玉粒圆形小泡,周围绕以赤脉,数日后小泡可自行溃破而愈,伴见目涩、疼痛,羞明、流泪等为特征的白睛病。

检查

1、眼部检查 白睛浅层可见灰白色或玉粒状小泡,多为1个,大小不一,压之不痛,小泡周围有赤脉环绕,小泡破溃后可以自愈,愈后不留痕迹。 2、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部分患者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None

金疡、赤带抱轮

病因

因肺经燥热,或肺阴不足,虚火上炎于白睛所致。

疾病预后

金疳,中医病名。是指白睛表层生玉粒样小泡,周围绕以赤脉的眼病。又名金疡,因其形如玉粒,顶溃似疡,故又名金疡玉粒。金疳之病名首见于《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本病以单眼发病为多,也有双眼发病者。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称的泡性结膜炎。

备注

方药:泻肺汤加减。 常用药:桑白皮、黄芩、地骨皮、知母、麦门冬、桔梗、赤芍、牡丹皮。 方药:养阴清肺汤加减。 常用药:甘草、芍药、生地、薄荷、玄参、麦冬、贝母、丹皮、夏枯草、连翘。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常用药:人参、白术、白茯苓、甘草、山药、桔梗、白扁豆、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桑白皮、赤芍。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