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甘油三酯血症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高血脂、血清甘油三酯升高、血糖升高、冠心病、脑卒中、心肌梗死、中风病、肝肿、脾肿、失明、视力下降、视力障碍、血稠、血栓。
治法
甘油三酯升高的程度不同,其防治目的与策略亦有所不同。 1.边缘升高(1.7-2.26mmol/升)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如控制饮食限制饮酒适量运动减轻体重等。 2.轻中度升高(2.27-5.63mmol/升)应给予药物干预,根据其血脂谱情况可单用或联合使用他汀类、贝特类或烟酸类药物。 3.严重升高(>5.65mmol/升)主要治疗目的是尽快降低甘油三酯水平,预防发生急性胰腺炎,可选用贝特类或烟酸类调脂药物。
临床表现
甘油三酯高的后果是容易造成"血稠",即血液中脂质含量过高导致的血液黏稠,在血管壁上沉积,渐渐形成小斑块,即动脉粥样硬化。而血管壁上的这些块状沉积会逐渐扩大面积和厚度,使血管内径变小、血流变慢,血流变慢又加速了堵塞血管的进程,严重时血流甚至被中断。除了血流中断,阻塞物脱落还能造成血栓;甘油三酯高的后果无论发生在哪个部位,对人体损伤都很严重。如果在心脏,可引起冠心病、心梗;在大脑,可发生脑卒中、中风;发生在眼底,会导致视力下降、失明;如在肾脏,可引起肾衰;发生在下肢,则出现肢体血流不畅导致坏死。
检查
1.检查项目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及甘油三酯。 2.注意事项 (1)血脂分析前受试者应处于稳定代谢状态,至少2周内保持一般饮食习惯和体重稳定。 (2)测定前24小时内不应进行剧烈体育运动。 (3)如血脂检测异常,应在2个月内进行再次或多次重复测定,但至少要相隔1周; (4)检测甘油三酯前需至少禁食12小时后采血。 (5)除卧床不起者外,采血时一般取坐位,采血前受试者至少应坐位休息5分钟。 (6)静脉穿刺过程中止血带绑扎不应超过1分钟。 (7)血清或血浆标本均适用于血脂、脂蛋白测定,但由于抗凝剂可对一些检验技术(特别是涉及免疫反应)产生干扰,因此建议应用血清测定甘油三酯。诊断主要依靠血脂检查。NCEPATPⅢ将甘油三酯水平在150mg/Dl定义为正常。若甘油三酯大于1000mg/Dl,应通过超速离心及电泳技术进行β定量分析以明确血脂异常性质。2种最常见的血脂异常是家族性混合性高脂血症(Ⅱb型)和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Ⅳ型)。在Ⅱb型血脂异常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甘油三酯水平均升高。在Ⅳ型血脂异常中,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正常,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常在500-1000mg/Dl之间。Ⅳ型血脂异常患者对饮食调整非常敏感。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发现常为诊断代谢综合征提供线索。在这种情况下,应评价患者有无空腹高血糖、高血压、腹型肥胖、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等状况。同时还应评价患者甲状腺及肾功能如查甲状腺素、血清尿素氮、肌酐及尿常规的指标。在药物治疗前应检查患者基础肝功能。如果临床上怀疑胰腺炎,还应查血淀粉酶及脂肪酶水平。空腹胰岛素水平检查有助于寻找患者有无胰岛素抵抗。当空腹胰岛素在15ug/ml以上即为异常。此时应计算空腹血糖与空腹胰岛素比值,这是一个诊断胰岛素抵抗的更敏感及特异的指标。该比值正常为>4.5,如<4.5则提示存在胰岛素抵抗。
病因
高甘油三酯血症是一种异族性甘油三酯蛋白合成或降解障碍。它是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积极控制高甘油三酯是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一级预防的重要环节。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