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4K

小结

本品已收载入中国药典,常用于:风湿、脾胃湿热、热重于湿黄疸、湿热、湿热黄疸、湿温、邪气、病毒性肝炎、疮、发黄、粉刺、风痒、过敏性皮炎、寒热、黄疸、黄疸型肝炎、接触性皮炎、疥、酒糟鼻、酒齄鼻、口臭、面黄、面游风、尿少、热结、瘙痒、湿疮、湿疹、特应性皮炎、头痛、脱发、癣、瘾疹、小便不利。

功能主治

[1]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用于黄疸尿少,湿温暑湿,湿疮瘙痒。 [2]清湿热,退黄疸。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3]清湿热,退黄疸。清热利湿。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风痒疮疥。 [4]清热利湿,退黄。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

性味

苦、辛,微寒。

归经

归脾、胃、肝、胆经。

用法用量

6-15克。 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原形态

本品为菊科植物滨蒿 Artemisiascoparia Waldst. Et Kit.或茵陈蒿 Artemisiacapillaris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幼苗高6-10cm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至花初开时采割,除去杂质和老茎,晒干。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釆割的称"花茵陈"。

炮制

除去残根和杂质,搓碎或切碎。绵茵陈筛去灰屑。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