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蚴感染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2.8W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贫血、胃酸过少、消化不良、营养不良、便血、恶心、耳鸣、乏力、腹痛、腹泻、肝肿、汗少、甲苍白、甲脆、毛发脆断、毛发干枯、面浮、面萎黄、面肿、呕吐、皮肤干燥、疲倦、皮膜苍白、气促、气急、神志异常、食欲亢奋、水肿、头昏、头晕、无汗、下肢水肿、心慌、心率加快、心痛、心肿、眼花、异嗜、抑郁、注意涣散。

治法

医生应优先纠正贫血,通常口服铁剂以补充铁可改善症状,也可注射铁剂。在严重病例需输血。当病人的情况稳定,口服双羟萘酸嘧啶,甲苯咪唑1-3日,可杀灭钩虫。这些药不能用于孕妇。

临床表现

钩虫感染的症状主要由钩蚴及成虫所致,但成虫所致的症状更为长久和严重。钩蚴侵入处的皮肤感到奇痒和烧灼,继而出现小出血点、丘疹或小疱疹,俗称"粪触块"、"粪毒"、"粪疙瘩"。随钩蚴在人体内的移行,受感染后的3-5日,常出现喉痒、咳嗽,重者甚至剧烈干咳或哮喘发作。成虫寄生在小肠,扰乱脾胃气机,吸食及耗费人体血液,因而出现上腹部不适、隐痛,食欲亢进但劳动力反而减退,异嗜生米、茶叶,甚至泥土、碎纸等胃肠失调的症状。严重者出现心悸短气,四肢乏力,头晕耳鸣,面色萎黄,唇舌色淡,脉数而弱等气血亏虚的症状。钩虫感染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于感染钩虫的种类、数量、时间和个人营养及免疫状况有关,轻者可无明显症状。一般以贫血为主。绝大多数是无症状的钩虫感染者。钩蚴所致 (1)皮肤损害:当蚴侵入皮肤时,局部有痒疹及匍行丘疹或小疱疹。由于抓痒可引起继发感染,局部淋巴结亦可肿大。 (2)内脏损害:当蚴侵入血液循环在体内移行时,可引起蠕动移行病及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幼虫致病 钩蚴性皮炎:皮炎部位多见于与泥土接触的足趾、手指间等皮肤较薄处,也可见于手、足的背部。 呼吸道症状:钩蚴移行至肺,穿破血管进入肺泡时,可引起局部出血及炎性病变。 成虫症状 消化道病变及症状:初期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及隐痛,继而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食欲多显著增加,而体重逐渐减轻。少数患者出现喜食生米、生豆,甚至泥土、煤渣、破布等异常表现,称为"异嗜症"。发病原因可能是一种神经精神变态反应,似于患者体内铁的耗损有关。大多数患者轻服铁剂后,此现象可自行消失。 贫血:患者出现皮肤蜡黄、粘膜苍白、眩晕、乏力,严重者作轻微活动都会引起心慌气促。部分有面部及全身浮肿,妇女则可引起停经、流产等。

病因

是指感染钩虫所致的寄生虫病钩虫病又名黄胖病、黄胖、黄肿、食劳疸黄。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