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不全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2W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肝、功能障碍、血清总蛋白降低、血糖升高、鼻出血、感染、黄疸、胞睑红肿、鼻衄、齿衄、出血、恶心、腹痛、腹胀、腹胀腹痛、肝分线、肝掌、甲白斑、面黄、目黄、木星丘萎缩、尿黄、呕吐、食欲不振、食欲减退、锁链掌纹、牙龈出血、厌油、掌纹九线深而明显、掌纹四线深而明显、蜘蛛痣。

治法

针对不同病因及临床表现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比如:保肝、降黄、抗病毒、降脂等对症治疗。应及时接受专业治疗,治疗不当可能导致病情恶化。

临床表现

大部分的肝脏疾病都会有黄疸的症状,这是由于肝脏无法继续将胆红素排出所以就在体内累积。当患者出现谷丙转氨酶升高时,说明其肝细胞已有实质性损伤,使用肝毒性较大的药物,有可能加重肝损伤。当肝功能不全时,药物代谢必然受到影响,药物的生物转化减慢,血中游离型药物增多,从而影响药物的使用效果并增加毒性。

检查

1.物质代谢的改变肝功能不全时,代谢的变化是多方面的,包括蛋白质、脂质、糖、维生素等。而且能反映在血液内血浆蛋白、胆固醇和血糖含量的变化。 (1)蛋白质代谢变化主要表现为血浆蛋白的含量改变。 (2)血浆胆固醇含量变化(1)单纯胆道阻塞:胆固醇排出受阻,血浆胆固醇总量明显增高,而胆固醇酯占胆固醇总量的百分比正常。 (2)肝细胞受损害:胆固醇酯生成减少,血浆胆固醇酯含量减少,在胆固醇总量中所占的百分比降低,血浆胆固醇总量降低或在正常范围内。 (3)肝细胞受损害同时伴有胆道阻塞: (如黄疸型肝炎伴有小胆管阻塞),血浆胆固醇总量可以增高,但胆固醇酯在胆固醇总量中的百分比降低。 (3)血糖的变化。 2.血清酶的改变肝脏是物质代谢最活跃的器官,酶的含量极为丰富。肝细胞受损或肝功能障碍时,也可反映到血清中某些酶的改变,有的升高,有的降低。临床上常利用血清中某些酶的变动来衡量肝脏功能,了解肝细胞的损害程度或胆道系统的阻塞情况。 (1)有些血清酶升高。 (2)有些血清酶降低。 3.生物转化和排泄功能的变化 (1)解毒功能降低。 (2)对激素的灭能作用低。 (3)排泄功能降低。 4.肝性脑病(肝性昏迷)。

病因

肝功能不全(Hepaticinsufficiency)指某些病因造成肝细胞严重损伤,引起肝脏形态结构破坏,并使其分泌、合成、代谢、解毒、免疫等功能严重障碍,出现黄疸、出血倾向、严重感染、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等临床表现的病理过程或者临床综合征。患者可出现"三黄"症状,即脸黄、尿黄、巩膜黄,还有食欲不振、恶心、厌油腻、腹痛、腹胀、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以及牙龈出血、鼻出血、肝掌、蜘蛛痣等。肝功能不全的治疗应针对不同的表现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比如保肝、降黄、抗病毒、降脂等。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