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滞痰凝
小结
本证症候要素见:气滞、痰凝、滑脉、涩脉、痰滞、弦滑脉、弦脉、弦数脉、弦细脉、气滞、痰证、滞证、气血不畅、痴呆、癫证、结节、瘰疬、梅核气、胸痹、噎膈、瘿瘤、忧郁、便溏、触痛、粗肿、烦躁、附睾结节、腹胀、呼吸不畅、呼吸困难、急躁、口苦、口眼歪斜、脉弦细、面红、目赤、目赤易怒、情绪不稳、乳房胀痛、乳房肿块、舌暗红、舌淡白、舌瘀点、神志异常、失眠、睡眠不安、睡眠障碍、苔白腻、苔黄、太息、痰多、痰多胸闷、吞咽不利、吞咽困难、胁胀、心烦、胸闷、胸胁满闷、咽干、咽梗、易怒、抑郁、瘀斑、郁闷、月经不调、胀满、肿块、肿胀。
治法
常见病 1、胸痹 痰气痞结于胸,气机不畅则导致胸痹,表现为胸闷痞满,短气不利,痛引心背,俯仰不舒,治宜宣通降逆,行气化痰,方选橘枳姜汤《金匮要略》化裁。 2、梅核气 痰气搏结于咽部则成梅核气,表现为咽喉如梅核或败絮堵塞,咽之不下,吐之不出,胸闷痞满,气郁不畅,治宜理气消痰,方选四七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化裁。 3、噎膈 痰气交阻于食道则致噎膈,表现为吞咽梗阻,呕恶痰涎,胸膈痞满,口干咽燥,早期舒畅时可稍缓解,治宜开郁化痰润燥,方选启膈散《医学心悟》化裁。 4、癫病 痰气郁结,蒙蔽神明可导致癫病,表现为神情抑郁淡漠,沉默痴呆,行动迟缓,语无伦次,治宜理气解郁,化痰开窍,方选导痰汤《济生方》化裁。 5、瘿瘤 痰气互结于经络可成瘿瘤,常见颈前肿物,漫肿或结块,皮色不变,按之柔软,治宜理气解郁,化疲软坚,方选海藻玉壶汤《外科正宗》加减。亦有结于颈项、腋、胯之间成为瘰疬,表现为局部出现结块如豆,累累如贯珠状,数目不等,无痛无热,以后逐渐增大串生,或有微痛,治宜硫肝解郁,软坚化痰,方选消瘰丸《医学衷中参西录》化裁。
临床表现
临床以胸胁、脘腹胀闷或窜痛,咯吐白痰,或肌肤肿硬、麻木,可触及质地柔软的圆滑肿块,舌苔白腻,脉弦滑等为特征的证候。
None
气郁痰凝证
病因
因气机郁滞,痰浊凝聚,痰气互结所致。
疾病预后
是指气机郁滞,痰浊内阻,以胸胁脘腹胀闷窜痛,或有圆滑痞块,或肌肤肿硬麻木,情绪抑郁,吐白痰,苔白腻,脉弦滑等为常见症的证候。每见于胸怀不畅,情志抑郁之人,尤多见于妇女。常于春季发生或加重。病情又常随情志变化而增减,因此治疗时要注意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使病人保持乐观情绪,将有利于疾病痊愈。常见于胸痹、梅核气、噎膈、癫病、瘿瘤、瘰疬等疾病中。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