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中毒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2.8W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食服氟剂、中毒、恶心、腹痛、喉痛、喉痒、咳嗽、流泪、流涕、目痛、呕吐、喷嚏、声嘶、胸闷。

治法

氟中毒没有特效药治疗。最好的防治措施是改水源。含氟量较高的水也可用化学药物(如硫酸铝、活性炭等)除氟。另外,可服氟宁片,每日2次,每次1片,30天为一疗程,有促进机体排氟作用。急性吸入中毒时吸氧、给予止咳化痰等对症药物,使用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口服或静注肾上腺皮质激素防止肺水肿。目前较常应用的抗氟中毒药物有以下几种: 1、钙剂,氟与钙有较强的亲和力,在肠道内两者可形成溶解性较差的 Ca F2随粪便排出,因此可使氟吸收减少。钙剂对疏松型、软化型和伴有钙吸入不足的氟骨症治疗有效,但长期应用钙剂可使骨硬化和软组织钙化加重,对硬化型氟骨症的治疗可能是不利的。 2、镁剂,饮水中镁的含量与体内氟的吸收呈反比。镁是某些酶的激活物,体内氟与镁结合形成镁氟磷酸盐复合物后,导致体内镁减少,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增加镁的摄入,可使镁的抑制作用减轻。蛇纹石是一种自然生成的镁硅酸盐,能使骨中的氟释出。不同地区生产的蛇纹石,结构有所不同,排氟效果也不同。蛇纹石常含有石棉成分,而后者是人类致癌物质,对其使用的安全问题应引起注意。 3、铝剂,铝是氟的强力络合剂,肠道中40%-60%的氟可被铝结合,小剂量的氢氧化铝可增加粪氟的排出。值得注意的是,体内铝增加后不易排出,而且可影响钙磷代谢,导致血磷降低,骨磷释放,出现骨软化症。 4、硼剂,硼与氟形成 BF4复合物后,易于排出。

临床表现

急性毒性氟及氟化物的急性毒性,主要在于遇水生成氟化氢和氢氟酸,两者对粘膜和皮肤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接触和吸入含氟气体或氟化氢时可迅速出现眼、鼻及上呼吸道粘膜的刺激症状,如眼刺痛、流泪、流涕、打喷嚏、咽痒及刺痛、声音嘶哑、咳嗽、胸闷等。同时可反射性地产生恶心、呕吐、腹痛等。吸入浓度高时可产生化学性肺炎和中毒性肺水肿。骤然吸入极高浓度时甚至可引起反射性窒息。皮肤接触低浓度(<20%)的氢氟酸,当时不感觉疼痛,但可在几小时后形成皮肤轻度烧伤,烧伤的皮肤外观苍白、肿胀、可有水泡,伴刺痛和烧灼感。浓度超过60%的氢氟酸可立即引起严重的烧伤,皮肤由苍白迅速变成暗紫色,疼痛剧烈,肌肉组织坏死,腐蚀可深达骨骼,指甲受侵犯时,往往甲床发炎,有剧痛伴指甲破坏。慢性毒性长期接触低浓度的氟和氟化物,可产生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及牙齿酸蚀症,形成氟斑牙,牙釉质失去光泽,牙面粗糙,有黄褐色或棕褐色色素沉着,且易磨损折断。氟斑牙主要见于切牙、单尖牙的唇侧面。工业性慢性氟中毒,长期饮用含氟高的饮水(氟>1mg/升)以及食用高氟土壤地区的蔬菜食物,可产生地方性氟病,其主要病变部位为骨骼,称氟骨症。

病因

氟中毒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早期表现为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过量的氟进入人体后,主要沉积在牙齿和骨骼上,形成氟斑牙和氟骨症。氟是人类生命活动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每日摄入小剂量氟化物,可促进牙齿和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也有利于神经系统的传导和酶系统的正常活动。氟中毒没有特效药治疗。最好的防治措施是改水源。含氟量较高的水也可用化学药物(如硫酸铝、活性炭等)除氟。氟斑牙在牙齿表面出现白色不透明的斑点,斑点扩大后牙齿失去光泽,明显时呈黄色、黄褐色或黑褐色斑纹。严重者牙面出现浅窝或花样缺损,牙齿外形不完整,往往早期脱落。氟骨症表现为腰腿痛、关节僵硬、骨骼变形、下肢弯曲、驼背,甚至瘫痪。妇女因骨盆变形而造成难产。氟中毒没有特效药治疗。最好的防治措施是改水源。含氟量较高的水也可用化学药物(如硫酸铝、活性炭等)除氟。另外,可服氟宁片,每日2次,每次1片,30天为一疗程,有促进机体排氟作用。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