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本草经集注》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0

本草名释与传说故事 【别 名】梅实《本经》,熏梅、桔梅肉《现代实用中药》,梅《诗经》,春梅《本草再新》,干枝梅,酸梅,黄仔,合汉梅。 【基 原】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未成熟果实。 【正名释义】本品多以未熟之梅实,剥去核,人笼于蒿火、煤烟中薰干者,色变乌黑故名。 【别名释义】时珍曰:“梅古文作呆,像子在木上之形。梅乃杏类,故反否为呆。书家讹为甘木。后作梅,从每,谐声也。或云:梅者,媒也。媒合众味。故《尚书》云:若作和羹,尔惟盐梅。而梅字亦从某也。陆佃《坤雅》言梅人北方变为杏。郭璞注《尔雅》云:以枘为梅。皆误矣。枘即枘木,荆人呼为梅,见陆玑《草木疏》。”乌梅味酸似橘,又称酸梅、橘梅肉等名。其核色黄,俗称为黄仔,生襄汉、川蜀诸地,五月采实,又呼为合汉梅。乌梅树叶略似杏,落叶小乔木,初春先众木而花,故名春梅,花单生或两朵簇生,或白色或粉红枝梅。 色,芳香扑鼻,甚清馥,通常先叶开放,枝干劲脆,又称干枝梅。 【推演性能】乌梅味极酸,其功皆在收敛之义。主人肝经,春生之象。实圆肉厚而多脂,故具收敛、生津之功。而安蛔驱虫之功,取其虫得酸则安之义。 【传说故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里有这样一则传说故事:曹操带领军队走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兵士们渴得很。如果停下来休息,很可能渴死很多士兵。曹操就骗他们说:前面有梅树林,到那里摘梅子吃,可以解渴。兵士听说有梅子可吃,口里都生出了口水,也就不那么渴了,终于找到了有水源的地方,后来收复了大片北方土地。“望梅止渴”的故事流传至今,家喻户晓,也道出了梅可生津止渴的医学道理。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