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贪食症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贪食症、神经症、便秘、消化不良、恶心、腹痛、腹胀、腹胀腹痛、焦虑、呕吐、疲乏、腮肿、神志异常、体重增加、自卑。
治法
对 BN患者良好的治疗需要多学科专业人员之间密切合作,并且治疗计划的个体化很重要,此外,一个完整的治疗计划应该同时考虑合并的精神障碍,如抑郁症、人格障碍及药物滥用等。治疗目标在于缓解症状,防止复发。根据 BN患者情况不同,可选择门诊治疗或住院治疗。当患者的精神症状或躯体状况对生命造成威胁,而患者又拒绝住院治疗,必须首先考虑强制性治疗,例如有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等状况。BN躯体并发症相对 AN较少,多数可在门诊治疗。主要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综合治疗。 1.药物治疗 BN的药物治疗研究比 AN进展快,常用的药物有抗抑郁药、抗惊厥药等,以前者为主。常用的安全的抗抑郁药为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抗惊厥药苯妥英钠和卡马西平有轻微的抗贪食作用。 2.心理治疗多数心理治疗研究发现,心理干预对 BN有效,可降低暴食发作次数,改善清除症状。 (1)认知行为治疗(CBT) CBT治疗的目标是打破暴食-清除恶性循环,控制 BN症状,预防复发。CBT方法认为规律进食非常重要,并采用行为技术减少贪食行为,包括回避易发生暴食的各种情形,改变对问题的思维方式,教给患者预防复发的技术等,同时使用自我监测方式详细记录自己的饮食情况。 (2)人际关系心理治疗(IPT)与 CBT方法不同,IPT并不直接关注 BN的症状,而专注和矫正"有问题的人际关系"。通过改变 BN患者人际关系的方式,达到控制和缓解症状的目的,故 IPT显效慢,需要时间长。系列比较研究发现,CBT显效快,而 IPT显效慢,治疗开始 CBT优于 IPT,随后经 IPT的 BN患者症状继续改善,尽管 CBT和 IPT起效时间不同,但两种治疗方法疗效相当。 (3)行为治疗(BT) BT的治疗方式很多,据报道暴露和反应预防(ERP)治疗对 BN效果较理想,ERP治疗源自治疗强迫症的减轻焦虑模式。BN患者接受 ERP治疗,绝大部分症状改善甚至达显著改善。长期随访研究发现,CBT和 IPT优于 BT,与前两种方法相比,BT患者易出现复发。 (4)精神动力性心理治疗虽然 CBT已经成为治疗 BN的首选的心理治疗方法,但精神动力性心理治疗(以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心理治疗)仍有一定作用,尤其是当限时的心理教育和 CBT对 BN无效时,适合采用精神动力性心理治疗。在一项设计严密的 CBT与动力学治疗的对照研究中,最初,认知行为治疗组的结果较好,但在较长的随访期中,两种治疗方法在疗效上几乎相同。 (5)家庭治疗在 BN的治疗中,以支持、教育以及可能的家庭治疗为形式的家庭干预也是需要的。由于 BN常常是维系家庭平衡的一部分,因此家庭治疗或是结合个别治疗的家庭干预,常常是必须的。 (6)团体心理治疗以精神分析为取向的团体心理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3.综合治疗在临床工作中为了获得最佳疗效多采用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疗的综合性治疗措施。CBT单独使用或结合药物的治疗效果均优于单独采用药物治疗。此外,部分患者还需躯体支持治疗,规定患者进食时间和进食量,尽量减少或制止呕吐行为,禁用导泻药物,对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者予以对症处理。
临床表现
1.心理和行为障碍 BN的行为特征主要为暴食-清除循环,表现为冲动性暴食行为,缺乏饱食感,伴有失控感。这些行为常与空虚、孤独、挫折感或有诱惑的食物有关。BN患者通常在出现罪恶感、极度痛苦或躯体不适如恶心、腹胀、腹痛时终止暴食行为,继之是补偿性排泄行为,以防止体重增加。常用的清除行为有用手指抠吐或自发呕吐、过度运动、禁食,滥用利尿剂、泻药、食欲抑制剂和加速机体代谢的药物如甲状腺激素等。暴食-清除行为可以反复循环。暴食和补偿性清除行为的秘密性是 BN的另一特征,其行为常不被家人和朋友注意。此外,BN患者中还常见偷窃食物及酒精滥用、性紊乱、自伤、自杀企图等冲动行为。BN和其他精神障碍关系密切,可合并心境障碍、焦虑障碍、物质滥用特别是酒精和兴奋剂滥用,BN患者人格障碍的共病率较高,主要表现为边缘性、反社会性、表演性和自恋性人格障碍。 2.躯体障碍 BN的躯体障碍可表现为开始轻微或一过性症状如疲乏、腹胀和便秘等,发展到慢性的、甚至威胁生命的障碍如低钾血症、肾脏功能和心功能损害等。暴食行为可导致一系列胃肠道症状,以恶心、腹痛、腹胀、消化不良和体重增加较为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急性胃破裂较为少见。BN患者最常用的补偿性清除行为是自我诱导呕吐,可引起一系列严重躯体不适或躯体疾病:胃酸反流导致牙齿腐蚀或溃疡、食管与咽部损害;反复的呕吐可致腮腺和唾液腺肿胀、腮腺炎;自我诱导呕吐时,手指和牙齿及口腔黏膜摩擦或刺激可引起口或手损伤;频繁的呕吐导致 K+、Cl-、H+丢失过多,引起低钾、低氯性碱中毒,甚至出现心律失常或肾脏损害;此外,继发性代谢紊乱还可表现为疲乏无力、抽搐和癫痫发作等。BN的常见躯体合并症还有泻药依赖、慢性胰腺炎等。
病因
神经性贪食症(BN),又名贪食症,是以反复发作性暴食,并伴随防止体重增加的补偿性行为及对自身体重和体形过分关注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不可控制、冲动性地暴食,继之采取防止增重的不适当的补偿性行为,如禁食、过度运动、诱导呕吐、滥用利尿剂、泻药、食欲抑制剂、代谢加速药物等,这些行为与其对自身体重和体形的过度和不客观的评价有关。BN在年轻女性(<30岁)多见,并多在青春期和成年初期起病,BN的发病年龄在青少年中常常较神经性厌食(AN)晚,平均起病年龄通常在16-18岁。在工业化国家,BN的患病率较 AN高,年轻女性 BN的发病率是3%-6%,女性的终身患病率为2%-4%,男性不超过1%,女性与男性 BN的比例约为10∶1. BN患者体重正常或轻微超重,30%-80%的 BN患者有 AN史,有时可有肥胖史。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