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府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7.9K

小结

本穴位用于治疗:肺热、腹胀、骨痛、寒热、呼吸困难、经脉证、咳嗽、皮肤疼痛、气喘、涕浊、胸痛、烦闷、烦热、肩背痛、咳唾脓血、少气、肺病、肺结核、肺脓肿、肺胀、喉痹、伤寒、胸部病证、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

功能:止咳平喘、清泻肺热、补气健脾。 主治: 1.肺部疾病:咳嗽,气喘,少气不得息,肺胀满,胸中痛,胸中烦热,咳吐脓血,伤寒,喉痹,鼻流浊涕;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脓疡,肺结核等。 2.经脉循行部位疾病:肩背痛、腹胀等。 3.其他:皮肤骨痛,寒热烦满。

在胸部,横平第1肋间隙,锁骨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旁开6寸。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向内下深刺,以免伤及肺脏,引起气胸。

来源

当胸大肌、胸小肌处,内侧深层为第1肋间内、外肌;上外侧有腋动、静脉,胸肩峰动、静脉;布有锁骨上神经中间支,胸前神经分支及第1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临床应用

①咳嗽、气喘、胸痛等胸肺病证; ②肩背痛。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