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湿
小结
本证症候要素有:湿证、暑证、濡脉、濡数脉、实、夏季、长夏、尺浮、绛舌腻苔、湿证、便黄、低热、肛灼、汗出、脉虚濡、脉虚涩、纳呆、身重、苔滑、苔腻、苔湿、头晕、微热、胸脘痞闷。
治法
治则:清暑解热,化气利湿。主方:桂苓甘露散类。暑湿的治疗,以清暑利湿为主,佐以芳香化湿。临证中要详辨暑湿的部位,体质的虚实,暑湿之偏重,而选择涤暑透邪、清肺解暑、清暑化湿、宣泄三焦等方法施治。当邪气化燥化火,入营入血,出现闭窍动风,津气欲脱等证候,与暑温危重证候相同,可参照暑温论治。
临床表现
泛指因暑热蒸动湿气,感受暑湿时邪或疫毒,邪正郁蒸,阻滞气机,内蕴外发所引起的一类证候。
疾病预后
饮食劳倦损伤脾胃,复感暑湿之邪而引起。暑湿的发生由感受暑兼湿邪而致病。夏令气候炎热,容易形成暑兼湿邪。若人体正气不足,或因天气炎热而嗜食生冷,以致水湿内停,往往容易感受暑兼湿邪而病。本病所及部位、脏腑,主要是卫分肌表、肺、三焦、胃肠等;若暑湿化燥化火,耗气伤津,也可深入心营,引起动风、动血。
备注
暑湿,即暑热挟湿。以胸脘痞闷、心烦、身热、舌苔黄腻为主证。多发生于夏令季节,暑湿俱盛之时,尤以南方为多见。其以发病较急,初起见有身热、头身重病、微汗、口渴、脘痞等暑湿郁遏肌表证候为主要特点。如暑湿困阻中焦,则见壮热烦渴、汗多尿少、胸脘痞闷,身重困倦;如暑湿弥漫三焦,则见咳嗽、身热面赤、胸脘痞闷、大便稀臭、小便短赤、甚或咯痰带血;如内蕴暑湿而外感风寒,则见头痛身热、恶寒无汗、身体拘急不舒,胸闷心烦,舌苔白腻等。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