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内上髁炎推拿法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5.8K

小结

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肌肉萎缩、压痛、肘关节痛、活动不利、屈伸不利、无力、肱骨内上髁炎。

肱骨内上髁炎(Humeral Internal Epicondylitis)是指由于急、慢性损伤而引起的肱骨内上髁及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出现局部疼痛,前臂旋前、主动屈腕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又称“高尔夫球肘”​“学生肘”​。本病疼痛位于尺侧,多见于青壮年工人,其发病率较肱骨外上髁炎低,属中医“肘劳”范畴。

1.治法 舒筋活血,通络止痛。 2.手法 㨰法、按法、揉法、拿法、弹拨法、擦法。 3.取穴与部位 小海、少海、阿是穴、肘内侧部、前臂尺侧部。 4.操作 (1)㨰揉肘内侧部 患者仰卧,患肢上举并放在治疗床上,医者用㨰法、按揉法自肘内侧至前臂尺侧往返施术,手法宜轻柔,时间约5分钟,以舒筋活血。 (2)揉穴拿臂 患者坐位,医者用中指勾揉小海、少海、阿是穴,然后揉拿肘内侧部和前臂尺侧,手法宜缓和,时间约5分钟,以舒筋活血,通络止痛。 (3)弹拨肱骨内上髁处 医者用弹拨法于肱骨内上髁及前臂尺侧部往返施术,手法宜轻柔缓和,以免损伤尺神经,时间约3分钟,以松解粘连。 (4)擦肱骨内上髁处 医者用掌擦法在肱骨内上髁及前臂尺侧处施术,以透热为度,以温经通络。

来源

外伤、劳损,或外感风寒湿邪,导致肱骨内上髁处的腕屈肌总腱纤维出现部分撕裂或肱骨内上髁骨膜出现炎性水肿、出血、血肿机化、纤维增生、瘢痕组织形成等病理变化,以致局部粘连、钙化,从而引起肘、腕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各家论述

1.病史 有肘部外伤或劳损史。 2.症状 (1)肘部疼痛 肘内侧部疼痛,初起为阵发性,逐渐变为持续性,尤其是前臂旋前、主动屈腕时疼痛加剧,并可向前臂尺侧部扩散;劳累或感寒可致疼痛加重,休息后症状减轻。 (2)肘关节活动受限 用力握拳、提物等腕关节有屈曲活动时疼痛明显;日久则出现肘部肌肉萎缩,屈腕无力,肘关节屈伸活动障碍。 3.体征 (1)压痛 肱骨内上髁处有明显压痛,尺侧腕屈肌及指浅屈肌有广泛压痛。 (2)活动受限 前臂被动旋后、腕关节被动背伸活动受限。 (3)特殊检查 前臂抗阻力旋前试验阳性。前臂抗阻力屈腕试验阳性。 4.辅助检查 X线检查一般无异常改变,少数患者可见肱骨内上髁增生样改变。

临床应用

1.因肱骨内上髁和周围腕屈肌群较表浅,推拿治疗时不宜强刺激,以免造成新的损伤。 2.急性期疼痛较甚者,手法宜轻柔;病程较长,局部粘连且有功能障碍者,手法宜较重。

备注

肱骨内上髁 肱骨内上髁邻近尺神经沟,为前臂屈肌总腱附着处;其亦是肘关节囊开始移行于骨膜的连接点,感觉神经分布较丰富。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