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粉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9.7K

小结

本品为普通食材,有以下病症的推荐食用:肠风下血、丹毒、跌打损伤、烧烫伤、疮疡、酒毒、暑热、痈肿、烦渴。

功能主治

清热消暑,凉血解毒。主暑热烦渴,痈肿疮疡,丹毒,烧烫伤,跌打损伤,肠风下血,酒毒。

性味

味甘;性寒。

归经

胃;肠;肝经。

用法用量

内服:水调,9-30克。 外用:适量,调敷;或粉扑。

注意

《日用本草》:熟者胶粘,难得克化,脾胃虚弱与病后勿食。

别名

真粉。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绿豆 Vignaradiata (L.) R. Wilczak的种子经水磨加工而得的淀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gnaradiata (L.) R. Wilczak[Phaseolusradiatus L.;P.mungoauct.non L.]

原形态

绿豆一年生直立或顶端微缠绕草本。高约60cm,被短褐色硬毛。三出复叶,互生;叶柄长9-12cm; 小叶3,叶片阔卵形至菱状卵形,侧生小叶偏斜,长6-10cm,宽2.5-7.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楔形或截形,两面疏被长硬毛;托叶阔卵形,小托叶线形。总状花序腋生,总花梗短于叶柄或近等长;苞片卵形或卵状长椭圆形,有长硬毛;花绿黄色;萼斜钟状,萼齿4,最下面1齿最长,近无毛;旗瓣肾形,翼瓣有渐窄的爪,龙骨瓣的爪截形,其中一片龙骨瓣有角;雄蕊10,二体;子房无柄,密被长硬毛。荚果圆柱形,长6-8cm,宽约6.mm,成熟时黑色,被疏褐色长硬毛。种子绿色或暗绿色,长圆形。花期6-7月,果期8月。

生境分部

全国各省区多有栽培。

复方

(1)治发背内溃及诸恶毒攻心呕痛:乳香(通明者)一两(用水外浸,以乳钵研细),真绿豆粉(研)四两。上二味合研极细,每服一钱匕,新水调下。-《圣济总录》托里汤 (2)治一切肿毒初起:绿豆粉(炒黄黑色),猪牙皂荚一两,为末,用米醋调敷之,皮破者油调之。-《秘传经验方》 (3)治暑月痱疮:绿豆粉二两,滑石一两。和匀扑之。一方加蛤粉二两。-《简易方论》 (4)治阴茎生疮:蚯蚓二分,绿豆粉一分。水碾涂上,干又敷之。-《朱氏集验医方》 (5)治打扑损伤:绿豆粉新铫炒紫,新汲井水调敷,以杉木皮缚定。-《澹寮方》 (6)治小儿痘疹十余日,湿烂不结痂者,干绿豆粉敷之。-《日用本草》 (7)解误服热剂,烦躁闷乱,或作吐,或狂渴:绿豆粉一两,净黄连、干葛、甘草各半两。上除绿豆粉外,余三味或晒或焙,为末,入乳钵同绿豆粉杵匀,每服半钱至一钱,温豉汤调服。-《活幼心书》绿豆饮 (8)解砒石毒:绿豆粉、寒水石等分。以蓝根汁调服三、五钱。-《卫生易简方》 (9)解烧酒毒:绿豆粉烫皮,多食之,即解。-《纲目》 (10)治霍乱吐利:绿豆粉、白糖各二两。新汲水调服。-《生生编》

各家论述

1.《本草经疏》:绿豆粉所禀气味与绿豆同,故能解诸热及酒食毒、汤火伤灼也。发背、痈疽、疮肿,皆热毒所致,甘寒解阳明之热,则毒气不至犯胃而呕恶,肠胃清凉,而诸肿散矣。热伤气,除热故能益气也。 2.姚可成《食物本草》:家粉(以绿豆粉搓线,下汤煮熟)味甘凉无毒,滋脏腑,益肠胃,凉血,解诸毒,凉大肠,止下血。 3.《日用本草》:解诸热,益气,解酒食诸毒。治发背、痈疽、疮肿及汤火伤灼。 4.汪颖《食物本草》:解菰菌砒毒。 5.《纲目》:新水调服,治霍乱转筋。 6.《本经逢原》:取陈者,蜜调敷痘毒。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