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
小结
本品为普通食材,有以下病症的推荐食用:癌病、病毒性肝炎、动脉硬化、肺结核、肝炎、肝硬化、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功能性消化不良、佝偻病、冠心病、倦㿠质、菌蕈中毒、麻疹、慢性肝炎、免疫功能低下、皮炎、贫血、气虚体质、气郁体质、糖尿病、维生素D缺乏症、下消化道出血、消化不良、血瘀体质、荨麻疹、早衰、疹出不透、肿瘤、出血、大便干结、盗汗、乏力、高血压、面容憔悴、纳差、纳呆、气虚、神疲、神疲乏力、水肿、习惯性便秘、小便失禁、牙龈出血、正气不足、久病、食少、衰弱、体虚。
功能主治
[1]扶正补虚,健脾开胃,补血止血,祛风透疹,化痰理气,解毒,抗癌。主治正气衰弱,神倦乏力,盗汗,小便不禁,水肿,纳呆,消化不良,贫血,各种出血,佝偻病,麻疹透发不畅,荨麻疹,高血压,高脂血症,慢性肝炎,毒菇中毒,肿瘤。 [2]益气不饥,治风破血,化痰理气,益味助食,经常食用可以预防人体因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血磷和血钙代谢的障碍后所患的佝偻病,预防人体各种粘膜及皮肤的炎症,预防身体衰弱,毛细血管破裂,牙床以及腹腔出血等。 [3]扶正补虚,健脾开胃,祛风透疹,化痰理气,解毒,抗癌。主正气衰弱,神倦乏力,纳呆,消化不良,贫血,佝偻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慢性肝炎,盗汗,小便不禁,水肿,麻疹透发不畅,荨麻疹,毒菇中毒,肿瘤。
性味
甘,平。
归经
入肝、胃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克(鲜品15-30克);炒食、煮粥或炖汤。
注意
脾胃寒湿气滞者禁服。痧豆后、产后、病后忌用野生香蕈。
别名
香蕈,合蕈,台蕈,台菌,雷惊蕈,石蕈,椎蕈,香信,冬菇,菊花菇,香纹,板栗菌,香菰。
原形态
为侧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实体。
化学成分
含蛋白质、脂肪、粗纤维、多种酶和多种维生素、碳水化合物、B族维生素维生素C及钙、磷、铁等。
药理作用
1.对机体免疫的调节作用。 2.抗肿瘤作用。 3.抗病毒作用。 4.抗肝炎作用。 5.对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6.抗氧化作用。 7.毒性。
含量测定
香菇每100克干品中含蛋白质13克、脂肪10克、糖类12克、纤维素32克、维生素B1 2.34mg、维生素B2 3.26mg、维生素C6.2mg、维生素D128个国际单位、烟酸2.78mg、钙124mg、磷32.2mg、铁25.3mg,还含有18种氨基酸,谷氨酸、精氨酸含量较多,有7种氨基酸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复方
(1)香菇50克,精肉100克,水煎食。功能健脾益气。适用于久病体虚、食欲不振。 (2)香菇50克,煎汤常食。功能补气益肾。适用于高血压、糖尿病。 (3)香菇10克,水煎去渣分服。功能清热托毒。适用于小儿痘疹。 (4)香菇50克,母鸡肉500克,文火炖酥,配以调料,每5日服1剂。功能补气血益脾胃。适用于气血两亏、神疲乏力、面色不华。
各家论述
土菌(杜蕈)有毒,不可食。
临床应用
[食疗方选]: (1)炒香菇松子仁 [原料]香菇250克,松子仁100克,白糖、精盐、味精、胡椒粉、花生油、香油各适量,清汤少许。 [制法]香菇水发后洗净,松子仁用温锅炒香备用。花生油烧至四成热时,将香菇下油锅中炸透,沥去油;再锅内放入清汤适量,加入香菇及白糖、精盐、味精、胡椒粉等调料,用小火慢炖,待汁吸干后,倒入松子仁,淋上香油,出锅装盘即成。此菜滋养强壮,润肺止咳,滑肠通便,养颜降压。适用于病后体弱、肺燥干咳、肠燥便秘及高血压等病。 (2)香菇鲫鱼 [原料]香菇3朵,鲫鱼1条(约重200克),细盐、姜末、料酒等调料适量。 [制法]取香菇3朵,用清凉水泡法,与鲫鱼1条加细盐、姜末、料酒等作调料,用文火炖熟,温服,连服3日。此菜透发麻疹。适用于麻疹初期,透发不畅者。 (3)香菇桃仁里脊肉 [原料]水发香菇250克,鲜核桃仁150克,里脊肉100克,精盐、味精、胡椒粉、甜面酱、葱白、生姜、水淀粉、红油、猪油、香油各适量。 [制法]将水发香菇控干水,每只刨为两片;核桃仁用沸水烫透,撕去皮,放入油锅中炸酥炸脆,捞出备用;葱切成片;生姜切成小片;里脊肉洗净后切成薄片,放入小碗内,加精盐、味精、胡椒粉、水淀粉拌匀。将味精、甜面酱、红油、胡椒粉、水淀粉、香油同放入小碗内,兑成汁水。炒锅置中火上,放猪油适量,烧至五成热时,将肉片滑入至八成熟倒入漏勺中。再于锅内放少许油,先把香菇下入煸香,再下葱、姜炒透,接着把肉片、核桃仁倒入,浇上兑好的汁水,将锅颠翻几下,即可出锅装盘食用。此菜强身健体,润肠通便。适用于病后体虚、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硬化症及习惯性便秘等症。
备注
香菇种类很多,如松蕈、肉蕈、黄蕈、紫蕈等,常寄生在松、桐、柳、枫、枳等树木上,以冬产肉厚、边缘软、味芳香持久者为上品,宜炒熟常食。据报道,香菇还有降血脂和抗癌等作用。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