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肥胖症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2.7W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小儿、肥胖症、红细胞增多、血糖升高、疲劳、心悸、心力衰竭、喘息、胆怯、发绀、肥胖、疲乏、气喘、气短、少动、食欲亢奋、嗜肥、嗜甘、体重增加、自卑。

治法

1.限制饮食限制饮食既要达到减肥目的,又要保证小儿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开始时不宜操之过急,使体重骤减,只要求控制体重增长,使其体重下降至超过该身长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的10%,即可不需要严格限制饮食。热量控制一般原则为:5岁以下2.51-3.35MJ/D(600-800kcal/D),5-10岁3.35-4.18MJ/D(800-1000kcal/D),10-14岁4.18-5.02MJ/D(1000-1200kcal/D)。重度肥胖儿童可按理想体重的热量减少30%或更多,饮食应以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及低脂肪为宜,动物脂肪不宜超过脂肪总量的1/3.并供给一般需要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为满足小儿食欲,消除饥饿感,可多进食热量少、体积大的食物如蔬菜及瓜果等。宜限制吃零食和甜食及高热量的食物如巧克力等。 2.增加运动肥胖儿童应每日坚持运动,养成习惯。可先从小运动量活动开始,而后逐步增加运动量与活动时间。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增加食欲。 3.行为治疗教会患儿及其父母行为管理方法。年长儿应学会自我监测,记录每日体重,活动,摄食及环境影响因素等情况,并定期总结。父母就帮助患儿评价执行治疗情况及建立良好饮食与行为习惯。

临床表现

肥胖症可见于任何年龄小儿,以l岁以内,5-6岁或青少年为发病高峰,患儿食欲极好,喜食油腻、甜食,懒于活动,体态肥胖,皮下脂肪丰厚、分布均匀是与病理性肥胖的不同点,面颊、肩部、乳房、腹壁脂肪积聚明显。腹部偶可见白色或紫色纹。男孩因会阴部脂肪堆积,阴茎被掩盖,而被误为外生殖器发育不良。体重超过同龄小儿,且身高及骨龄皆在同龄小儿的高限,少数可超过,智力正常,性发育正常或提前。肥胖症小儿常有心理障碍如孤僻、自卑感等,可作为肥胖的起因或维持肥胖的因素之一。单纯性肥胖者血中胰岛素水平升高,糖耐量试验和空腹血糖无明显异常。血总脂、胆固醇、甘油三酯及游离脂肪酸均增高。超声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脂肪肝。严重肥胖者可因胸壁肥厚、横膈抬高、换气困难,造成 CO2潴留、缺氧,以致气促、发绀、继发性红细胞增多、心脏扩大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称为肥胖性肺心综合征。

病因

医学上对体重超过按身长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20%的儿童,称为小儿肥胖症。超过20%-29%为轻度肥胖,超过30%-49%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积聚过多,体重超过按身长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20%者。是常见的营养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由于诊断标准不一而变异较大,国内报告为2.4%-3.92%,而西安对青少年的调查则高达8.39%。肥胖症分两大类,无明显病因者称单纯性肥胖症,儿童大多数属此类;有明显病因者称继发性肥胖症,常由内分泌代谢紊乱、脑部疾病等引起。研究表明,小儿肥胖症与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有密切关系。因此,有必要对小儿单纯生肥胖症早期进行干预。现主要叙述单纯性肥胖症。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