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炎与附睾炎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附睾炎、睾丸炎、恶心、发红、发热、高热、睾丸肿痛、寒战、肌酸痛、呕吐、疼痛、头痛、畏寒、阴囊痛、坠胀。
治法
治疗原则 本病的治疗目的包括控制感染、缓解疼痛等。抗感染治疗包括抗菌药物、引流等方式。同时针对患者的疼痛等症状予以针对的处理。必要时也可进行手术切除治疗。 一般治疗 1、急性附睾炎 卧床休息,并将阴囊托起,采用止痛、热敷。可用0.5%利多卡因作精索封闭,减少疼痛。 2、慢性附睾炎 托起阴囊,局部热敷、热水坐浴等方式有助于缓解症状。但要注意保证合适的温度。 药物治疗 1、抗生素 结合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的结果选择适当的药物。可选的药物有头孢他啶、红霉素、氧氟沙星、四环素、强力霉素、莫西沙星等。 2、非甾体抗炎药 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可选择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 相关药品 头孢他啶、红霉素、氧氟沙星、四环素、强力霉素、莫西沙星、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利多卡因 手术治疗 1、局部切开引流、减压 如果患者有脓肿形成,可以将脓液引流,缓解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压迫症状导致睾丸缺血,也可通过手术恢复睾丸血流,避免出现睾丸坏死等情况。 2、附睾切除 如果患者病情重、严重影响周围组织,或是附睾炎反复发作时,可通过手术将附睾切除。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临床表现
总述 急性附睾炎和慢性附睾炎的症状不完全相同。但通常患者有阴囊部位肿胀、疼痛等症状。疼痛可向腹股沟放射,疼痛的程度与患者的病情有关。 典型症状 1、急性附睾炎 急性附睾炎多见于中青年,发病急,阴囊肿胀、疼痛,并向腹股沟及下腹部放射,立位时疼痛加重。炎症较重时,阴囊皮肤水肿、发红,并可形成脓肿。附睾非常敏感,局部迅速肿大,有时在3-4小时内肿大1倍。 2、慢性附睾炎 主要为阴囊内肿物,肿物多发生于附睾尾。无急性发作时患者可无症状。部分病人出现阴囊不适、胀痛、胀坠感,疼痛可牵扯到下腹部及同侧腹股沟,有时可合并有继发性的鞘膜积液。附睾局限性肿大,较硬,触摸时可能有结节状改变。 伴随症状 1、急性附睾炎患者常伴有寒战、高热、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 2、部分患者同时有膀胱炎、前列腺炎,可伴有尿频、尿急等症状。 并发症 1、部分患者的感染同时波及睾丸,出现附睾睾丸炎。 2、炎症较重时,阴囊皮肤水肿、发红,并可形成阴囊脓肿。 3、双侧慢性附睾炎可导致男性不育。
检查
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阴囊肿胀、疼痛、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情况。然后进行病原培养、血常规、尿常规、B超检查、MRI、CT等,进一步了解患者病情,必要时还会选择阴囊镜、病理检查。 体格检查 医生会初步检查患者的体温、血压等一般情况,然后进行附睾的详细检查。观察睾丸肿大的情况,有无颜色改变。然后通过触诊了解附睾的大小、质地、有无局部结构改变等信息。 实验室检查 1、病原培养 可通过尿道拭子或尿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尿道拭子检查是将棉棒插入尿道内,并在1-4分钟后取出瓶中进行检查。对于潜在膀胱炎患者通常可以检测到革兰阴性杆菌。一旦尿道拭子显示有胞内革兰阴性双球菌感染,即可诊断为淋球菌性尿道炎。 2、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 3、尿常规 可有白细胞或脓球,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尿路感染。 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 病人一般无需特殊准备,遵医嘱保持适当的姿势即可。医生用探头观察睾丸、附睾、精索静脉是否有异常。附睾炎的患者B超检查可发现附睾肿大,回声变低,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丰富血流信号。通过超声检查可以与睾丸扭转相鉴别。 2、MRI 可检查附睾炎呈弥漫性或局灶性。 3、CT 可观察睾丸肿块的情况,了解是否存在周围组织浸润。 病理检查 是有创检查,医生会取出部分组织进行检查。通过病理检查可明确病变的性质,观察组织学上的特异性征象。有利于诊断和排除其他疾病。 其他检查 医生也可能用阴囊镜进行附睾病变的观察。
病因
总述 急性附睾炎的致病菌以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为多见,常见于中青年,多由于后尿道炎、前列腺炎、精索炎沿输精管逆行感染。尿道狭窄、尿道内器械使用不当、膀胱及前列腺术后留置导管等,常会引起附睾炎的发生。其次为淋巴途径,血行感染最为少见。 慢性附睾炎可由急性附睾炎未彻底治愈而迁延,也可以无急性期,系长期轻度感染所致。部分病例继发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致病菌和感染途径与急性附睾炎相似。 基本病因 1、致病菌通过尿道进入尿路可以导致尿道炎、膀胱炎或前列腺炎,由此穿过淋巴系统或输精管侵入附睾及睾丸。细菌或病毒可通过扁桃体炎、牙齿感染或全身感染(肺炎、感冒等)进入血流导致附睾炎。引起附睾炎的常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结核杆菌、淋菌,衣原体亦常引起附睾炎。 2、前列腺切除术后,由于射精管在前列腺窝内开放,因排尿时腹腔的压力或用力排尿使带菌尿液返流入射精管引起附睾炎;如尿液无菌返流输精管亦可引起化学性附睾炎。 3、输精管结扎术后局部感染,细菌蔓延至附睾常并发附睾炎。 4、损伤。患者常主诉急性附睾炎前有阴囊损伤史。创伤后可有阴囊及附睾、睾丸血肿,但不多见。 5、导尿管及器械。脊髓损伤后,长期使用导尿管引流,部分患者可发生附睾炎或附睾睾丸炎。主要是由于长期尿路感染,细菌性膀胱炎、前列腺炎及尿道炎形成细菌病灶,不断地通过淋巴系统到达附睾或睾丸。 危险因素 1、免疫功能异常,比如患有免疫缺陷病或服用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 2、长期使用导尿管。
疾病预后
一般预后 如对急性附睾炎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患者的症状通常可以得到缓解,附睾也可逐渐恢复正常大小和质地,通常不会对患者的寿命有影响。但有部分患者遗有附睾结节。双侧附睾炎可使患者生育力下降或丧失。 危害性 本病会导致患者出现阴囊肿胀、疼痛等症状。部分急性附睾炎患者可能转为慢性附睾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生育能力的下降或丧失。 治愈性 多数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取得良好预后。部分患者可能出迁延不愈,甚至出现不育。
预防
预防措施 1、避免危险的性生活。进行性生活时注意卫生,合理使用安全套。如在性生活后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2、注意卫生。不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性生活中,都要注意卫生,因为有很多性传播疾病都是因为不注意卫生引起的。重视性器官的卫生,经常清洗,尤其是包皮过长的男性,要经常清除污垢。 3、避免长时间久坐,勿过度劳累,坚持运动,增强体质,防止感冒,切忌憋尿。 4、局部损伤、前列腺切除术、输精管结扎术后应遵医嘱进行治疗和康复。 5、少吃辛辣酸等刺激性食物,以防附睾局部充血,生活要有规律,保持大便通畅。
备注
附睾炎(Epididymitis)是男性生殖系统的非特异性感染,可分为急性附睾炎和慢性附睾炎。 临床表现:为患侧阴囊坠胀不适,局部疼痛,甚至影响行动,疼痛可向同侧腹股沟区及下腹部放射,并伴有全身不适或高热。引起附睾炎的常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结核杆菌、淋菌,衣原体亦常引起附睾炎。主要通过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可选择手术治疗。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