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瘅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2.8W

小结

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小肠火热、瘅病、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白细胞增多、粪便隐血阳性、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饱胀、便血、肠鸣、恶心、发热、腹痛、腹泻、呕吐、周身不适。

治法

本病治疗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加强全身支持疗法,纠正水电解质失常,解除中毒症状,积极防治中毒性休克和其他并发症。必要时才予手术治疗。 1.非手术治疗 (1)一般治疗休息、禁食,腹痛、便血和发热期应完全卧床休息和禁食,直至呕吐停止,便血减少,腹痛减轻时方可进流质饮食,以后逐渐加量。禁食期间应静脉输入高营养液。过早摄食可能导致疾病复发,但过迟恢复进食又可能影响营养状况。腹胀和呕吐严重者可作胃肠减压。腹痛可给予解痉剂。 (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可根据病情决定输液总量和成分。其中葡萄糖液占2/3-3/4,生理盐水占1/4-1/3,并加适量氯化钾。 (3)抗休克迅速补充有效循环血容量。除补充晶体溶液外,应适当输血浆、新鲜全血或人体血清白蛋白等胶体液。血压不升者可配合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如α-受体阻滞剂、β-受体兴奋剂或山莨菪碱等均可酌情选用。 (4)抗生素控制肠道内感染可减轻临床症状,常用的抗生素有:氨基苄青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舒氨西林、复达欣或多粘菌素和头孢菌素等,一般选二种联合应用。 (5)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减轻中毒症状,抑制过敏反应,对纠正休克也有帮助,但有加重肠出血和促发肠穿孔之危险。一般应用不超过3-5天,氢化可地松或地塞米松均由静脉滴入。 (6)对症疗法严重腹痛者可予度冷丁,高热、烦躁者可给予吸氧、解热药、镇静药或予物理降温。 (7)抗毒血清采用welchii杆菌抗毒血清静脉滴注,有较好疗效。 2.外科手术治疗 (1)手术治疗下列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 1)肠穿孔, 2)严重肠坏死,腹腔内有脓性或血性渗液, 3)反复大量肠出血,并发出血性休克, 4)肠梗阻、肠麻痹, 5)不能排除其他急需手术治疗的急腹症。 (2)手术方法 1)肠管内无坏死或穿孔者,可予普鲁卡因肠系膜封闭,以改善病变段的血循环, 2)病变严重而局限者可作肠段切除并吻合, 3)肠坏死或肠穿孔者,可作肠段切除、穿孔修补或肠外置术。

临床表现

临床以骤然腹痛、腹泻,伴见发热,便血等为特征的脾系病。

检查

1.血象 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增多,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常有核左移。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常降低。 2.粪便检查 外观呈暗红或鲜红色,或隐血试验强阳性,镜下见大量红细胞,偶见脱落的肠系膜。可有少量或中等量脓细胞。 3. X线检查 腹部平片可显示肠麻痹或轻、中度肠扩张。钡剂灌肠检查可见肠壁增厚,显著水肿,结肠袋消失。在部分病例尚可见到肠壁间有气体,此征象为部分肠壁坏死,结肠细菌侵入所引起。或可见到溃疡或息肉样病变和僵直。部分病例尚可出现肠痉挛、狭窄和肠壁囊样积气。

病因

因本有湿热内蕴,邪毒内结,气血瘀滞,肠络受损,复加饮食不洁诱发所致。

疾病预后

小肠瘅一般指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是与 C型产气荚膜芽胞杆菌感染有联系的一种急性肠炎,病变主要在小肠,病理改变以肠壁出血坏死为特征。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便血、发热、呕吐和腹胀。严重者可有休克、肠麻痹等中毒症状和肠穿孔等并发症。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