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针灸方
小结
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出血、刺痛、固定痛、肌肤甲错、拒按、舌有瘀斑、血色紫黯、肿块、口唇紫黯、脉涩、面色晦暗、舌质紫黯、血块、活血化瘀。
膈俞血海合谷
疏经通脉,活血化瘀。主治局部痛如针刺,部位固定,拒按,或有肿块,或见出血,血色紫暗,有血块,面色晦暗,肌肤甲错。唇舌紫暗,或舌有瘀斑、脉涩等。
针用平补平泻或泻法。膈俞,血海可用刺络出血法。
各家论述
血行于脉中,以通畅为顺。瘀血的形成包括血液凝滞于脉中、或离经之血瘀阻于脉外两方面。瘀血留于体内,不仅失去正常血液的濡养作用,还会影响全身或局部血液运行,产生疼痛、出血或经络阻塞不通,甚至内脏发生癥积;瘀阻脉络,血行障碍,故见面色晦暗,唇舌紫暗;瘀久不消,营血不能濡养肌肤,则为肌肤甲错;脉涩为瘀阻脉络、血行受阻之象。膈俞、血海:膈俞为血之会,为治血病之要穴;血海属足太阴脾经,具有化瘀导滞之功效,为活血要穴之一。合谷: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功擅行气导滞、通经活络。与血海穴合用,两穴一阴一阳,一上一下,共奏行气导滞、通脉活血之功。
临床应用
1.头痛头痛经久不愈,疼痛如刺,痛有定处,可加阿是穴、委中刺络出血以通络止痛。 2.癫狂瘀血痹阻清窍、神明逆乱,症见躁扰不安、恼怒多言,或妄闻妄见,可加水沟、神门、太冲以通窍醒神。 3.胸痹心痛若瘀阻于心,症见心胸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胸闷气短,心悸不宁,口唇紫暗,脉涩或结代,加心俞、膻中、内关以宽胸利气、通脉除痹。 4.胁肋痛若瘀阻肝胁,症见胁痛如刺,固定不移,疼痛入夜尤甚,或见胁下痞块,加支沟、期门、阳陵泉,以疏利肝胆,通络止痛。 5.胃脘痛若瘀阻胃络,症见胃脘痛如针刺或刀割、大便色黑,可加中脘、梁丘以和胃通络止血。 6.经闭、痛经若瘀阻胞宫,症见少腹疼痛,月经不调,或痛经,或闭经,可加三阴交、地机、中极、次髎以通经活血,调冲任。 7.癃闭若瘀阻膀胱,症见小便阻塞不通,小腹胀痛,舌紫暗或有瘀斑,宜加中极、膀胱俞、气海以化瘀散结,通利膀胱。 8.腰痛若闪挫扭伤,或日久劳损,瘀阻于腰,症见腰部疼痛固定、如刺如折,轻则俯仰不便,重则痛剧不能转侧,痛处拒按,昼轻夜重,可加水沟、委中、阿是穴以通经活血。 9.扭挫伤症见局部青紫肿胀疼痛,可于局部施以刺血拔罐。
备注
1.膈俞、血海、太冲、委中。针用平补平泻或泻法。 2.太冲、合谷、血海、三阴交。针用平补平泻或泻法。 3.曲池、血海、大椎、太冲。针用平补平泻或泻法。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