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足肿
小结
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瘢痕、辐散、足肿、细脉、高凸、坚硬、结节、斑块、发红、舌瘀点、疼痛、痛痒、肿块、肿胀。
治法
辩证要点 本病从脏腑、虚实来辩证。湿热实证表现为容易疲倦、胸闷、伤口不容易愈合的症状,大便时常不成形;血瘀实证表现为患者受伤后、经常有瘀青不容易消退的情形,舌象呈现瘀紫色。 治疗原则 中医对于蟹足肿的治疗原则 首重改善体质,临床上,常见的蟹足肿体质比较偏向"湿热"与"血瘀"两种类型。 证治分类 1.湿热型 证候:患者经常有容易疲倦、胸闷、伤口不容易愈合的症状,大便时常不成形,脉象濡数、舌苔黄湿。 治法:这种体质可以用猪苓、茯苓、泽泻、白术、甘草等中药。 2.血瘀型 证候:患者受伤后、经常有瘀青不容易消退的情形,舌象呈现瘀紫色,脉象则通常为弦涩。 治法:则可以使用活血化瘀的中药来改善,例如当归尾、川芎、桃仁、红花、赤芍等中药。
临床表现
临床以皮肤上出现高出皮面而坚实的疤痕,形如蟹足等为特征的皮肤病。
病因
因创伤后气血瘀滞,或自发而引起所致。
疾病预后
主要在于体质因素。
预防
1.尽量去除各种造成瘢痕增生的因素,减少瘢痕的生长。 2.预防瘢痕对机体造成的各种畸形和功能障碍,严重时注意尽量减少对患处的机械、化学、热力的刺激,避免反复牵拉、摩擦溃破,感染的发生。 3.平时注意防止创伤、烧烫伤、打耳孔、纹眉线等以免损伤真皮,特别是免役功能差的部位,如胸前,肩背等处。 4.平时常吃含碱类食物如海带。
备注
蟹足肿,中医病名。是指有些人在受到外伤或者是开刀手术后的位置,其伤口愈合后所遗留下来的"疤痕"组织,比起想象起来应该的大小、还要大得多,这种外观类似"螃蟹的前肢"、球状突起物。 相当于西医病名瘢痕疙瘩。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