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梢蛇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1.1W

小结

本品已收载入中国药典,常用于:风湿痹证、风湿阻络、过敏性体质、腺病体质、白癜风、半身不遂、病后、产后虚弱、抽搐、毒蛇咬伤、恶疮、肺结核、肺门淋巴结核、风湿痹痛、风湿性脊柱炎、风疹、关节结核、黑变病、化脓性皮肤病、疖、疥、疥癣、颈淋巴结核、咳嗽、口眼歪斜、癞、类风湿性关节炎、淋巴结核、瘰疬、麻风、麻木、牛皮癣、贫血、破伤风、瘙痒、色素沉着、伤风、神经衰弱、神经痛、湿疹、瘫痪、脱发、脱肛、顽痹、顽癣、小儿急惊风、小儿麻痹症、小儿慢惊风、虚弱、癣、痈、中风、中风病、子宫下垂、痉挛、拘挛、麻痹、脓疱、皮痒、四肢麻木、痿弱、下肢麻痹、行步困难、腰脚痛。

功能主治

[1]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 [2]祛风湿,通经络。治风湿顽痹,肌肤不仁,骨关节结核,风疹疥癣,麻风,破伤风,小儿麻痹症。

性味

甘,平。

归经

归肝经。

用法用量

9-12克。

别名

乌蛇、乌花蛇、剑脊蛇、黑风蛇、黄风蛇、剑脊乌梢蛇。

来源

本品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 Zaocysdhumnades (Cantor)的干燥体。多于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蛇腹或先剥去蛇皮留头尾,除去内脏,盘成圆盘状,干燥。

性状

本品呈圆盘状,盘径约16cm。表面黑褐色或绿黑色,密被菱形鳞片;背鳞行数成双,背中央2-4行鳞片强烈起棱,形成两条纵贯全体的黑线。头盘在中间,扁圆形,眼大而下凹陷,有光泽。上唇鳞8枚,第4、5枚入眶,颊鳞1枚,眼前下鳞1枚,较小,眼后鳞2枚。脊部高耸成屋脊状。腹部剖开边缘向内卷曲,脊肌肉厚,黄白色或淡棕色,可见排列整齐的肋骨。尾部渐细而长。尾下鳞双行。剥皮者仅留头尾之皮鳞,中段较光滑。气腥,味淡。

炮制

乌梢蛇肉:去头及鳞片后,用黄酒闷透,除去皮骨,干燥。酒(炙)乌梢蛇:取净乌梢蛇段,照酒炙法炒干。每100公斤乌梢蛇,用黄洒20公斤。

贮藏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临床应用

功效与白花蛇相近而药力较弱。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