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瘤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0W

小结

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血管瘤、高凸、丘疹、红斑、赘瘤。

治法

辩证论治 治疗原则 瘤体局限者,可行手术切除,或配合外治或其他疗法。心火妄动证,治宜凉血活血、抑火滋阴,气血瘀滞证,治宜行气活血、化瘀通络。局部可用消痔灵注射液注射,瘤体较大而局限者,可行手术治疗。 证治分类 1.心火妄动证 证候:瘤体呈半球形或扁平隆起,边界清楚,质软色红,指压褪色,放手后又恢复到原来状态。 治法:凉血活血,抑火滋阴 2.气血瘀滞证 证候:瘤色紫红或暗红,呈斑片状或隆起,甚或呈结节状、疣状。 治法:行气活血,化瘀通络。 其他疗法 一、压迫法长期把棉花垫直接放在血瘤表面,并以胶布及绷带加压固定。 二、注射疗法把消痔灵注射液与1%普鲁卡因,按1:1混合,用细长针头插入瘤体内,缓慢注入,以致整个瘤体高起为止。每次用药液3-6m L。隔l周可反复注射。若瘤体尚未发硬萎缩,则消痔灵注射液与1%普鲁卡因的比例可增至2:1,按前法注射。 三、冷冻疗法可采用液氮冷冻治疗,有较好效果。 四、手术治疗瘤体较大而局限者,经充分准备,可行手术切除。

临床表现

临床以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皮肤局部有色泽红赤或暗紫斑块,或为局限性柔软肿块,内含细小血络等为特征的小儿体表瘤病。

检查

临床表现: (1)毛细血管瘤多在出生后1-2个月内出现,部分5岁左右自行消失,多发生在颜面、颈部,可单发,也可多发。多数表现为在皮肤上有红色丘疹或小的红斑,逐渐长大,界限清楚,大小不等,质软可压缩,色泽为鲜红色或紫红色,压之可褪色,抬手复原。 (2)海绵状血管瘤表现为质地柔软似海绵,常呈局限性半球形、扁平或高出皮面的隆起物,肿块有很大的压缩性,可因体位下垂而充盈,或随患肢抬高而缩小,在瘤内有时可扪及颗粒状静脉石硬结,外伤后可引起出血,继发感染,可形成慢性出血性溃疡。鉴别诊断血痣大小不一,手指压迫其上,色泽和大小无明显变化。

病因

因胎火妄动,血行失常所致。

疾病预后

血瘤,中医病名。血瘤是指体表血络扩张,纵横丛集而形成的肿瘤。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大多数为先天性,其特点是病变局部色泽鲜红或暗紫,或呈局限性柔软肿块,边界不清,触之如海绵状。 相当于西医的海绵状血管瘤。

备注

芩连二母丸加减。桃红四物汤加减。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